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恐怖分子的区别在哪里?这张图一看就懂。
根据国际媒体报道和多方证据显示,哈马斯与以色列国防军在对待平民的战术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哈马斯方面: 利用平民设施作战:哈马斯恐怖分子长期被指控将指挥中心、武器库和隧道入口设在医院、学校等民用建筑下方。例如,以军2023年11月攻入加沙希法医院时,发现其地下建有完整的军事指挥中心及大量军火,试问哪个医院下面会藏有武器装备? 强迫平民充当“人盾”:幸存者证词显示,哈马斯武装分子混入平民队伍躲避打击,甚至强迫平民探查爆炸物或进入危险区域。 2024年拉法战役中,以军发现哈马斯成员伪装成病人藏身救护车。
以色列国防军方面: 疏散平民与开辟人道通道:以军在进攻前通过公告、短信等方式要求平民撤离战区,并指定“安全区”。例如,2024年10月对加沙中部的军事行动前,提前通知努赛赖特地区居民转移。 技术手段降低误伤风险:以军使用“钢刺”制导迫击炮弹等精确武器,声称减少对非战斗人员的伤害。 冲突中的争议: 尽管以方强调保护平民,但国际调查指出其部分部队存在强迫巴勒斯坦人探路等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而哈马斯则持续否认“人盾”指控,称以军借口袭击民用目标。 这张对比图直观呈现了双方战术差异:哈马斯恐怖分子依托平民区地下复杂老鼠洞网络周旋,以军则试图通过技术优势和疏散措施减少平民伤亡。 然而,真实战场的道德困境远超图示,平民始终是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