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说:“男人的本质需求是:繁衍;女性的本质需求是:生存;社会的本质是:优胜劣汰;婚姻的本质是:资源整合; 道德的本质是:维持秩序;家庭的本质是:抱团取暖;社交的本质是:各取所需;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老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虽然糙了点,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人性的一些特点。 就像梭罗说的,人与人之间,要是利益冲突太厉害,那仇恨可就深了去了。表面上大家互相帮忙,可背地里说不定都憋着坏呢。 夫妻之间要是没遇到啥大灾大难,还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心实意;姊妹之间不碰上钱财的事儿,也很难看清对方的真面目;父母要是不得个大病,都不知道子女的孝心是不是真的; 朋友之间不涉及利益,也分不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把式。 咱再说说男人和女人。女人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总想着靠男人给自己撑起一片天; 男人呢,天生就渴望被认可,特别希望从女人那儿得到肯定,觉得自己有价值。婚姻这东西,说白了就三种价值:能生儿育女,能互相扶持过日子,还能互相安慰,让心情好点。 人活着,吃饭、传宗接代都是本能,经济基础又决定了生活幸不幸福。两个人在一起,其实就是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 人的需求,从重要程度上看,分三层。最基本的是得活下去,得有口饭吃,有地方住;然后就是传宗接代,延续自己的血脉;最后才是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追求点高雅的东西。 穷,一辈子累死累活,就为了能吃饱穿暖,能活下去。至于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那都是有钱了以后才有资格去享受的。 刘震云还说过,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仗着自己手里有点权力,故意刁难别人。 这可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啥好处,纯粹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快乐”,也就只有有权的人能体会到。 社会竞争有多残酷,大家都心里有数,说白了就是抢着活下去,争着当老大。不管社会怎么变,人都是自私的,都想着自己好。 所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社会最根本的法则。利益分配永远是社会的真相,“利”字旁边就像一把刀,“益”字下面就像带着血。商人用各种科技手段坑蒙拐骗,赚黑心钱;资本家用消费陷阱,把老百姓的钱都骗走。表面上社会繁荣得很,实际上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算计。 人看着比动物文明,那是因为人有脑子,不会直接上去咬一口,而是举着道德的大旗,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趁你不注意,就把你给坑了。 人性这东西,从古到今都没变过,所有的套路都是换汤不换药。以前发生过的事儿,以后还会再发生;以前做过的事儿,以后也还会有人做。谁能控制舆论,谁就能控制人的思想;谁控制了思想,谁就能让别人穷下去。 就像《伐檀》里说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底层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地才能有饭吃,打猎才能有肉吃,纺织才能有衣服穿;可那些当官的、有钱的,从来不干农活,却拿着丰厚的俸禄,家里的酒肉都放臭了,外面却有穷人冻死饿死。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谁不想有钱有势呢?可天下的财富就那么多,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就只能越来越穷。这就是老子说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没有底层的穷人,哪来上层的富贵人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人发了大财,那肯定是从别人手里抢走了财富;一个人当了大官,那肯定是打压了别人,把别人的权力夺过来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儿,很多事儿你突然知道了,觉得很惊讶,其实人家早就策划好了。 那些有权的人,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把财产当成自己的,把信息也藏着掖着,就为了享受特权。 那些说着“大爱”“大善”的,说不定都是为了更隐蔽地掠夺。要是你想从底层往上爬,光靠努力和善良可不行,还得打破那些旧道德的束缚。 跟人打交道,得懂人性;下水游泳,得懂水性。想要看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得想想背后的目的。要是你想把人性和社会真相看个明白,我强烈推荐你读一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说:“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纯粹是废话,要么就是用来嘲讽人的。可有些话,那可不得了,能解开危机,能一下子把人从糊涂中叫醒。 《一句顶一万句》把人的本质写得透透的,对人性的剖析,那叫一个深刻,就像把皮扒了,把骨头露出来一样。 2011年,他就靠着这本书,打败了莫言的《蛙》,拿到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还登上了作家富豪榜第26位。 在国外,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世界都在看,还获得了法国文学骑士勋章、埃及最高文学成就奖。在国内,豆瓣上有超过10万读者给它打出了9.1的高分! 精装版 一句顶一万句 原版完整版刘震云著茅盾文学奖
刘震云说:“男人的本质需求是:繁衍;女性的本质需求是:生存;社会的本质是:优胜劣
见文侃史
2025-02-06 18:38: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