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岸边的英国少女们掀开了自己的裙子,露出特制的内裤,内裤上面赫然写着“Invincible(无敌)”的字样,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着凯旋归来的英国舰队。 无敌指的是当时英国海军的自尊心无敌号航空母舰,这艘航母被英国人视为英雄,无敌含义的背后,则是日落西山的英国的最后的荣誉。 当时在海岸边手持英国国旗欢迎舰队返航的民众可谓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为英国的胜利欢呼,这两名少女为何选择用这么大胆举动来庆祝呢? 这幕场景的出现,跟英军这场战争的背景和当时英国的社会情况有关。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大英帝国控制的领土一度遍布全球。 经历过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之后,英国已经从一个令人闻之变色的庞然大物,变为跟在美国身后的应声虫。 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曾经英国女王被很多英联邦国家视为神一般的人物,但是失去昔日荣光的英国,已经没有了当初一呼百应的气势。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损失惨重,经济一蹶不振,曾经英国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现在连英国国民都不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了。 撒切尔夫人执政的时候,就迫切需要找到一个为英国扬名立威的机会,英国的国民需要提升士气,英国也需要机遇来强调它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当时全球都沉浸在美苏争霸的余韵中,国际上仰望的是美国,唏嘘是苏联,英国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所以曾经英国宣布拥有主权的地区也开始争取独立。 马岛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英国强大的是时候说自己是这里的主人,阿根廷虽然心里不赞同,但是在国家实力面前也不敢有所行动。 当英国势微的时候,阿根廷看到了时机,迅速把军队开到了马岛。英国正缺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阿根廷的举动给了撒切尔夫人充分的理由。 马岛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对英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影响力,还有南美洲对英国的看法都很重要,英国这场仗是必须打而且不能输。 要知道英国已经到了养不起航空母舰的程度,无敌号差点儿就被卖了,马岛战争英国的海陆空三军都全力出击,他们浩浩荡荡的往马岛开,其实也有让其他国家看看英国实力的含义在。 可想而知,这场战争就是英国的尊严之战。阿根廷本来以为英国自顾不暇,马岛地方不大,距离又远,英国不会认真对待,最后却撞上了枪口。 英国还借此得到了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认同,在这场战争中,英国重新赢得了国际地位。而且这种一致对外的气势,也鼓舞了尚在迷茫中的英国民众。 他们从经济萧条的颓丧中走了出来,重新找到了目标,当时的英国舰队在民众的支持度很高,所以英军凯旋的时候,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激情。 英吉利海峡上的人山人海的欢呼也就不足为奇,至于那两名公开掀起裙摆的少女,一方面是受到胜利氛围的感染,另一方面则是当时英国的社会风气开放。 英国在二战时期由女王带头支持前线战斗,很多女性都跟随女王的号召参与了进去,女性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这两名少女虽然没有经历过二战,但是80年代正是英国民族自豪感高涨的时期,二人也希望能为英军凯旋尽一份力。 年轻的她们无法远赴海外战斗,于是选择这种夸张热情的方式来表达她们对英国舰队胜利的喜悦。 而且当时下达进行马岛战争决定的撒切尔夫人正是一名女性,这些女孩为女性特质创造出鼓舞人心的胜利而激动。 她们在自己的内裤上绣上了无敌的英文字样,寄托了她们诸多的感慨。无敌号航空母舰是在英国最艰难的时期建造出来的航空母舰,它也是这次马岛战争的主力。 曾经辉煌的英国用这场战场留住了最后的荣光,这份荣耀对于英国人来说也是无可比拟的。英国女人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决策的作用,这也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在这些因素的激励之下,两名少女在镜头前放纵地展示了自己的大胆无畏,也许在她们心中,她们正在做的事情,跟无敌号航母跨越大洋英勇战斗是一样的行为。 参考资料:马岛战争-百度百科
1982年,岸边的英国少女们掀开了自己的裙子,露出特制的内裤,内裤上面赫然写着“
老阿七说史
2025-02-06 17:50:3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