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后人” 昨晚参加新春第一次聚会,《林散之年谱》作者邵川先生送我一本新印的

悦悦文化 2025-02-06 15:28:55

“种瓜后人” 昨晚参加新春第一次聚会,《林散之年谱》作者邵川先生送我一本新印的《种瓜轩随笔》,我说,这书好!每篇文章短,且配有好多插图,读起来肯定既轻松又有意思。 这位邵川先生是林散之先生挚友邵子退先生的嫡孙。子退老人与林老年轻时就是好友,友谊贯穿两人的一生,是现代艺林难得的佳话——当林老名满天下时,仍然视子退老人为平生知己,诗卷往来,从未稍辍。 席间有人问到种瓜轩的来历,邵川先生说,这典故出自秦末汉初的邵平,邵平原是秦东陵侯,秦亡不仕,以种瓜自给,人称邵平种的瓜是“东陵瓜”。邵氏后人就每以种瓜后人自称。 这是有名的典故,东陵瓜与韩康药几乎同样有名——韩康是东汉时的一位隐士,采药卖药自给,而且他卖药从不二价,也从不多卖,够吃饭了就行。 王维的诗里,写过邵平,也写过韩康。他写邵平的名句是“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把邵平与陶渊明并举;他写韩康的名句是“ 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不过韩康似乎没有著书。 我与邵川先生聚过几次,其为人也,低调谦逊,除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很出色。现在的人研究林散之,邵先生的《林散之年谱》是绕不过去的,是很权威的。我曾经非常细致地读过此书。 这样的种瓜轩后人,堪称克绍箕裘,光大邵氏门风者。 明天我要回浙江上虞老家啦,打算在车上阅读邵先生的这本书。 昨天蒙朋友赠送一刀楮皮黄麻纸,今天就迫不及待地试用了,发现比我前次用过的黄麻纸更细腻,估计价格也很不便宜的。 对了,今天抄写的孙绰《游天台山赋序》中几句,其中天台山的台,不能写作“臺”的哦,就像浙江台州的台不能写作臺一样。

0 阅读:0
悦悦文化

悦悦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