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几两碎银,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大年初八,我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在我曾经工作过的黄牛岭矿业公司,有个小伙子在群里发出如此感叹:为了那几两碎银,背起行囊,远走他乡!这话着实道出了打工者的那份苍凉。 这个小伙子如今将近四十岁,以前是黄牛岭矿业公司黄牛岭煤矿通风科的科长。因为长期未得到提拔,觉得自己不受重用,于是一怒之下,于去年七月离职,去了贵州的一家私营煤矿,工资收入立刻翻了一倍多,现在年薪二十多万。 在和他交谈时,他觉得黄牛岭煤矿不像是个国有企业。 的确,我也有同感。当时的董事长可谓一手遮天。 这位董事长所在的原公司已政策性破产,他当时只有55岁,后来到黄牛岭又干了五年,这相当于在经济上对他的一种补偿。 奇怪的是,公司一些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几乎都是他的亲戚朋友。直到去年七月,这位董事长才卸任。 在国有企业,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由一人担任,权力极大,在权力方面丝毫不亚于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可风险却低得多。 实际上,这也是无奈之举。 国有企业虽然看似有“三重一大”制度来监督制约“一把手”的权力,但效果并不好。职工代表大会从法理上能保障员工的民主权利,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形同虚设,没有实质作用。 在人事任免、重大决策方面,基本上都是董事长一人说了算。一名管理技术人员若想晋升为中层领导,必须得到董事长的认可。 这个小伙子毕业于湘潭大学能源学院的采矿专业,也算是科班出身。 但在职场上一直未能得到提拔。 与他同年进入湘煤集团各煤矿的大学生相比,其他大学生大多已晋升为中层领导,有的甚至晋升到公司高层领导,而他却仍在原地踏步,所以心中不甘。 所以,在国企想要得到提拔,不仅智商要高,情商也要高。其实,像这个小伙子这样的学历,又有工程师职称,年龄不到四十岁,在煤矿已经很不错了,在职场竞争中应该有很大的优势,但情商方面的短板或者是没有跟对人,导致晋升失败。 聊天时,我对他说,现在湘煤集团和湖南能源集团已经合并成新的湖南能源集团,规模更大了,应该更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有没有考虑回来呢?他说,哎,到哪里都一样。这或许是一种无奈的叹息吧。 其实,在煤矿工作,不管是井下作业,还是从事技术管理工作,都相当辛苦。一年到头没几天休息。尤其是技术人员,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开调度早会,安排一天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个月里,有事才能请一两天假休息。 在煤矿工作虽然辛苦,但如果年轻人愿意扎根于此,还是比较有前途的。 不过,大多数煤矿都位于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年轻人都不愿前来。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不愿拓宽视野,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或者耐不住寂寞。离家近、收入高又轻松的工作确实难找,如果能沉下心来,在一个单位踏踏实实干上几年,相信职业发展的道路会宽广得多。
为了那几两碎银,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大年初八,我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在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2-06 11:14: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