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福临门播出以来,网友对其最大的诟病不是演员,不是服化,甚至不是于歪。而是“五

娴娴爱吃瓜 2025-02-05 16:52:00

自五福临门播出以来,网友对其最大的诟病不是演员,不是服化,甚至不是于歪。而是“五福”的立意,是郦娘子费心嫁女的故事是否正格,是五女嫁得如意郎君算不算“五福”?接下来,我现将此类吐槽原貌呈现~1.“大过年的你让我看这个?生了一堆女孩追着男人嫁?”2.“吐了,五福就是一个寡妇处心积虑把五个女儿嫁出去,厕品!”3.“满屏的催婚焦虑,封建余毒……”对此,我给出的观点是:女性为自身谋划婚姻,是天经地义的正经事,无可厚非。

五福的作品立意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起到了积极作用!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古今亦然。对于女性来说,尤为重要。为什么呢?女性生育哺乳,对身心皆有损耗。这就使得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一种天然的弱势。如果女性的伴侣能为其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并能照顾女性的情绪,保持情感共振,那么女性的所有“天然弱势”就能得到弥补,甚至变弱势为优势。如果女性选的伴侣既没物质保证,又没有精神抚慰,那么女性的“天然弱势”就会变成真正的“致命弱势”,轻则伤心难过,重则万劫不复。即便是轻伤,也要白白蹉跎四五年,才能得以脱身。所以,婚姻对女性不重要吗?!那可是太重要了!女性积极为自己争取好的姻缘是对的!

五福的时间背景是北宋,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是古代社会较为幸福的一个时段。故事发生在物阜民丰的汴京,一个在当时商业文娱十分发达的城市。看得出编剧在叙写故事的时候很能放得开,毕竟北宋的人文环境十分优越,不似清代的死板棺材味儿。而且剧中的台词用的是宋代白话风格,估计编剧是水浒金瓶没少看。扯远了……故事说的是洛阳郦氏一门女娘在主君病逝后,被族人侵占家财、造谣诽谤,郦娘子不堪欺辱带着女儿们来汴京谋生。立业过程中,女儿们各觅得良缘,虽有百般算计,终是花好月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郦娘子一家来汴京最先做什么~探亲二女儿,然后开店谋生。一开始是住在二女儿家的,但是郦家所有人都觉得不妥,一定要搬出去,可见郦娘子不是吃女儿的人。天下哪个娘不想自己的闺女嫁得好?郦娘子嫁女,只想女儿好,不是贪利沾光。女儿婚嫁的主线是三娘一对~明媚张扬伶俐慧黠的郦康宁vs俊朗洒脱精明练达的柴安,这一对是针尖对麦芒的双强cp。他俩最开始的交集点是“二姐夫妇矛盾”,康宁是二姐的谋士,柴安是二姐夫的军师,两个人第一次交锋,互留美好(没好)印象。随着故事发展,二人交集点升级为“商业竞争”~一方是刚刚落脚的外地户,一方是背景深实力强的本地商业巨头,双方实力悬殊,连郦娘子都想打退堂鼓,但康宁和姐妹们偏不认怂。认认真真地打理自家店面,即便本钱小、起点低也不会消极怠工。面对潘楼的强势营销,三娘和姐妹们巧妙地开拓平民赛道,让那些在潘楼消费不起的客人在自家店里尝到用心和实惠。看到这里,还有人觉得柴安爱上康宁莫名奇妙吗?寻常人见到财大气粗的竞争对手,不说点头哈腰也要怯懦三分,康宁却没有。她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小门小户而感到自卑,也不曾对柴安刘八妹这些富贵子弟心生嫉妒。她在与柴安的数次交锋中,表现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拧巴,只是一味地踏实做事,实在是个令人敬佩的女娘。还记得二人初见时的“蹴鞠挑衅”吗?很多人都说柴安的一见钟情有“见色起意”的成分,这不废话吗?哪有一见钟情不看脸的。他确实被康宁的美貌吸引了,但美貌不是全部引力。没人觉得康宁在那场初见中表现得很“稳”吗?!没有咋咋唬唬的埋怨,没有四目圆瞪的气恼,就静静地看着你这个冒失鬼,稳稳的气场仿佛把柴郎君从喧闹的人群中瞬间抽离出来,魂魄丢了几秒钟。所以柴安的一见钟情,与其说他的眼睛看中了康宁的美貌,不如说他的灵魂先一步锁定了未来的伴侣。他俩太像了~都是少年丧父,肩负持家重任,历经世事磨练,心地善良却又倔强不肯服输。他俩互助互斗,像是在照镜子,怎能不惺惺相惜?然而如此惺惺相惜、互生爱慕的两个人,为什么在婚事上一波三折呢?1.门第,之前的文字已经说过了,无需赘述。2.郦娘子和柴娘子之间的误会矛盾,生活总有意外,亲家之间总是看对方不顺眼。3.安康的爱情盲点。他们都觉得对方应该更了解自己,不愿去剖白自己。发生误会先置气,自己躲起来哭也不跟对方沟通。🥳这里不打男拳,也不打女拳。必须承认柴安对这桩婚事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不是真爱早就放手了。同样,康宁面对终身大事也是积极面对的,她对柴安从未放弃。比文招婿,一箭双雕。既帮家里赚了钱,又成功“激怒”了柴安。“选亲”被柴安搅黄了,郦家大娘又就回一个冻僵的工具人,哦不对,是寒门才子杜仰熙。商人出身的柴安,太懂奇货可居了,也太懂士农工商了。所以他嗅到了危机,使出物理隔离、抹黑人品等手段,很怕老婆被抢走。哈哈,观众们只看到柴郎君百般拆台,却忘了谁在搭台!康宁就是借“奇货可居杜才子”这台戏,逼柴安剖白真心,缴械投降。柴安在多方压力之下,决意出海经商。一去就是三五年,错过今朝便是错过一世。康宁也着了急,跟母亲姐妹表明心迹~自己心属柴安。于是,柴郦两家当着杜家的面演了一出大戏,让两位有情人名正言顺、终成眷属。康宁从来都不想做进士娘子,也没来都没有恨嫁盲嫁,她一直都努力争取柴安,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样明媚鲜活、勇敢执着的女性形象,绝对是积极向上的好榜样!这样真心付出、努力追求的良缘,绝对是世间顶顶好的“福气”!因此,五福的立意十分正格,是满满的正能量!

诚然,无论正剧还是古偶,都是给现代人看的,都要接受现代人的审判。现代人认为剧里有“催婚焦虑”、“男子对女子的规训”等等。且不说五福临门只是一部电视剧,不是法律条文,不是规定倡议。就只说女子的婚姻与事业~在古代,女子的婚姻何尝不是事业?古代无论大家主母还是小家主妇,婚后的事务都是非常繁重的。男主外、女主内,夫妇一体同心,共谋家业。家中的子嗣诞育、儿女教养、财帛收支、人情往来,哪一样不是女人在操持?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啊。阴阳相济,无论社会还是家庭,女人都能顶半边天。现代女性更加不需要为婚姻焦虑,现代社会较之古代更加文明,给予女性更高的地位。女性可以选择将才能发挥在家庭里,也可以选择将才能发挥到社会上,每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就像五福临门中隐藏的最深的“福”~郦娘子,她青年丧夫,没有婚姻倚傍,照样把女儿们教养得很好,照样把茶铺开得兴旺,照样活得风生水起。怎么不算有“福”呢?!至于“规训女性”“女性形象蛮横”等等说辞,我只想说~全是圣人哪有好戏?!你们生活中遇到过完人吗?文学形象影视形象有瑕疵太正常了,没有私心哪有戏剧冲突?没有缺点何来百般纠缠?作为观众,我们就乐乐呵呵看戏,一把瓜子一袋薯片,笑中带泪享受人间烟火吧!

0 阅读:0
娴娴爱吃瓜

娴娴爱吃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