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黄的老照片里,民国时期的北京前门大街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镜头聚焦在两个卖鹰隼

历史小破 2025-02-04 16:40:52

在泛黄的老照片里,民国时期的北京前门大街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镜头聚焦在两个卖鹰隼的贩子身上,他们身旁的鹰隼,身姿矫健,羽毛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锐利的鹰眼透着与生俱来的野性与高傲。 熬鹰,堪称动物驯化中最为残忍的方式。这种猛禽,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寻常的肉体伤害根本无法令它屈服。驯鹰人采用的手段是,持续不断地消磨它的意志,不让它有片刻的休息与睡眠。在无尽的疲惫与困乏中,鹰隼的精神防线一点点崩塌。当它被折磨到无限接近死亡的边缘时,才会被迫低下高傲的头颅,选择屈服。 回溯历史,满族入主中原后,将养鹰这一独特爱好带入了北京。清朝宫廷对养鹰一事极为重视,内务府专门设立了鹰狗处,负责管理、豢养各类鹰犬。宫廷的热衷,无疑是一种无声的引领。正所谓 “上有好者,下必有焉”,养鹰之风也渐渐从宫廷蔓延至北京民间。一时间,大街小巷中,偶尔便能瞧见驯鹰人带着鹰隼穿梭的身影,这独特的场景,也成了那个时代老北京的一道别样风景 。

0 阅读:27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