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陈赓将军赴朝作战,日记中趣言:“一过鸭绿江,似入女儿国。”彼时朝鲜战场上,男子稀缺,女子成劳作主力,风景独特。虽战火纷飞,但希望未灭。张大山老兵勇救受伤女孩,陈赓赞为真英雄,士气大振。
陈赓深知,勇气之外,智谋同样重要。他提出“一点一点赢,最后赢大的”战略,通过多打小仗积累经验,提升士气。1952年5月,几场小仗获胜,为大战奠定基础。
彭总回国后,陈赓接任志愿军司令员,整顿指挥系统,提升战斗力。他不仅擅长打仗,更精于救灾、防空,特别是防敌机策略,成效显著。 同年6月,陈赓受命回国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虽离前线,其影响深远。朝鲜政府高规格欢送,彰显中朝友谊及对其贡献的认可。
陈赓一生,如小说般精彩。朝鲜战争期间,其智勇双全令人钦佩。日记中,战争的艰辛与人的伟大并存。他提出的“小胜利攒成大胜利”策略,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后被广泛借鉴。
陈赓事迹启示:面对难关,勇气、智慧与计谋并重,无坚不摧。其留下的精神力量,至今仍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