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员说自己资料分析如果想要作对更多,得40多分钟,如果时间降下来,那正确率也

闵纯搞笑 2025-02-03 23:26:49

有个学员说自己资料分析如果想要作对更多,得40多分钟,如果时间降下来,那正确率也会降低。问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也正好是做资料分析的三个步骤:①找数,②列式,③计算。到底是慢在哪一步,自己要心中有数。

①找数

如果是找数比较慢的话,那么你要建立起一个对材料的逻辑关系的认识。比如大家比较头疼的纯文字型材料,我自己的习惯是,看题目之前先看材料,不看数据,就只迅速看一下每段都在讲什么。速读完之后,我们建立起的概念就是:第一段XX,第二段XX相关,第三段XXX相关,第四段XX机构相关....那么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我再看下面的题,就可以知道应该回到哪一段里面去找,达到一个“直接定位”的效果。不要觉得先读材料浪费时间,其实也就是十几二十秒的事,但是你建立起这个总体概念之后,下面的五道题,每一道都能节约出一点时间来,总体来看仍然是值得的。

对于带图表的材料,我就不会事先读材料了,因为里面可能很多是无用信息,看了也没用。而且图表形式比较简明,看完题目再回来找也可以。但是你一旦开始读材料,就也要有“逻辑关系”这个意识,比如说题目问你对东盟的进口额,你回到图标里发现第一部分讲的是国内各地区,排除;第二部分讲的是欧美地区,排除;第三部分讲的东盟,对上了。这时,你的脑子里不要把前面国内和欧美直接抹掉,而是要留住这个意识!下一道题如果问到的话,你就知道去哪儿找,而不是再回头看了。总之对材料要心中有框架,这样找数就会更快。

②列式

列式方面其实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它就是一个对知识点的对照反应过程。建议整理出一张资料分析的思维导图,就放在你的书桌上,做完资料分析去复盘的时候,每一道题目都对应到图里,去重温一下知识点和公式,不断地强化这个记忆,熟悉考点的各种变化形式。每天2篇资料分析,连做带总结,我觉得一个月应该就会有明显提升了,看到题目的问法就能条件反射出公式来。

③计算 计算的话……练吧。不一定非要从题目里面去练,自己给自己出题,随便搞一些数字出来,锻炼自己各种计算方法的能力,对比大小、截位直除之类的。算完了再用计算器得一下正确答案,看看自己算的偏差大不大,差在哪里。

以上是资料分析的三个基本阶段。如果你觉得对某一个阶段特别薄弱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此外!如果基础比较不错,数字敏感度较强的话,可以考虑“不动笔”‼这是一个强迫你去寻找最短计算路径的过程,因为不能动笔,所以复杂计算完全不行,你必须把整个流程简化到极致,包括列式和计算两个小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到选项之间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去估算。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训练。

总而言之,学习不难。难的是总结梳理回顾,通过回顾,找准自身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些也都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内容肯定更加实用的,以上都仅供参考。

0 阅读:0
闵纯搞笑

闵纯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