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后变重症 】 医学专家详解流感为何会致命 近日,中国台湾女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病逝,年仅48岁。这一消息发布后,引起诸多网友对于流感的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最大区别在于病毒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普通感冒很少导致严重后果,而流感可能引发致命性并发症,特别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甚至健康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重症。
王新宇表示,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每年全球导致数百万人住院,数十万人死亡,其病死率约为0.1%~0.5%,也就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流感的主要危害包括: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心肌炎、心包炎,增加猝死风险;脑炎、脓毒症,可能危及生命;加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血管病)。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同时表示,与普通感冒不同,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的体温可以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至高峰,体温通常可达38℃以上,甚至更高,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并可能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呕吐等,而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一般病程较短,为7天左右,而甲流可持续数周,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影响更为显著。”查琼芳说,在流感高发季,有5类“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一是小于5岁的孩子,二是大于65岁的老人,三是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四是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五是怀孕中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