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汽车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复盘专题 1、公司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 迭代速度加快:从2021年8月AI Day提出机器人概念到2025年初计划量产,三年半时间Optimus迭代到第三代。从概念到2022年9月原型机,再到2023年3月第一代,历经一年多;从第一代到2023年12月第二代,仅用九个月;从第二代到2025年即将发布的第三代,进入精细化、拟人化阶段。硬件成熟度不断提升,变得更加灵巧和智能。 各代功能提升:2022年9月发布的第一代Optimus只能缓慢行走和简单挥手,十分笨拙。到2023年12月的第二代,行走速度提升30%,体重减轻10千克,颈部增加两个自由度,感知端能力增强,包括头部视觉、手部触觉、表皮智能温控、脚部立体传感器和脚趾铰链结构等。2024年期间,其行走速度、运动技能和执行任务灵活度进一步提升。 2、公司人形机器人对比优势 车端技术复用:特斯拉车端智能的驾驶模型和数据获取能力可部分复制到机器人领域。其在车端拥有强大人工智能系统和FSD芯片平台,相似技术可用于人形机器人基于视觉的任务,如识别物体、避开障碍物及人机互动,车端数据获取反馈机制和决策算法也能应用于机器人任务规划。 工程能力强大:特斯拉汽车工厂积累的大规模生产制造经验、精密工程生产和研发经验,以及完整强大且优质的供应链体系,使其能更高效组装机器人,更快获得高质量可靠零部件,前期可实现快速开发,后期能降低成本,在新人形机器人迭代中具备强大拓展性。 3、公司Optimus核心技术与部件 感知决策核心技术:特斯拉在感知和决策端,核心技术是FSD的支架和Autopilot大脑智能化协同。其车端人工智能系统相关技术适用于人形机器人,采用纯视觉方案,与多数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激光雷达方案不同。同时,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在算法、数据资源共享、标注及训练方案上有复用优势。 执行端关键部件:执行端硬件层面,灵巧手是重要部件。它成本占比高,技术边际变化重要,影响使用体验。灵巧手大约占Optimus硬件成本比例17%,核心零部件包括空心杯电机、六维力矩传感器、丝杠和减速器等。第三代Optimus灵巧手自由度大幅提升,更接近真实人手,硬件增量体现在电机数量和丝杠用量上。 4、公司Optimus量产降本分析 产量规划与成本目标:2025年Optimus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约有千台在特斯拉工厂运行。2026年产量可能增加十倍,目标生产5到10万个人形机器人。特斯拉预期在数百万台量产规模下,人形机器人成本降至2万美元。目前所有硬件成本约37万元人民币(5到6万美元),加上软件成本约52万元。 零部件降本空间:减速器、丝杠和力矩传感器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有望成为降成本核心来源。六维力矩传感器生产壁垒在于标定设备资质和解耦算法;谐波减速器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但精密行星减速器国产化率低;丝杠核心壁垒在高端机床设备和批量化生产能力,目前行星滚柱丝杠主要被外资厂商占据。按照零部件成本拆分测算,不同产量规模下成本有较大降幅。
兴证汽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复盘专题 1、公司人形机器人发展历
丹萱谈生活文化
2025-02-03 18:48:1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