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就算是最普通的家庭,买起鞋子来也得是200到300多块钱一双,好像低于这个价就丢了面子似的。现在的孩子上学都是清一色的校服,衣服不能再成为他们比拼的焦点,于是鞋子就成了下一个攀比的对象。“我的是耐克的,你的是乔丹的。”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失了面子,自己可以不吃不穿,也得让孩子穿得体面一些。
这种做法,其实有点儿过了。孩子们应当更注重内在的成长,而不是外在的攀比。经济实惠的鞋子一样可以穿着舒适,何必为了一个名牌,让自己的口袋空空?真心希望家长们能跟孩子一起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被表面的品牌迷惑了眼睛。
总之,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是个长久的过程,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非常重要的。你怎么看?咱们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