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都在忙碌,为了生活奔波,但当我们步入老年,才真正明白,有些事情,越不想,反而能活得更轻松。 有时候,年纪一大,很多人还老想着过往的事,想着家人、财产、名誉,甚至是未曾完成的梦想。
01 别去想“年轻时的荣耀”。 谁没年轻过,谁没得过几次小成就? 年轻时光鲜亮丽,或许有过荣誉,或许有过高光时刻。 很多年纪大的老人,总喜欢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辉煌:我当年多能干,那个项目我可是领导的;我当年多风光,那个演讲场面简直无人能敌。 可是,这些回忆真的能给现在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我有个亲戚,退休后每天在家里絮絮叨叨,说的全是他年轻时候的事儿,时不时还拿出当年的奖状、证书来看,仿佛这些东西能证明他的一生有多么光辉灿烂。 可现实是,人老了,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你过去怎么辉煌,也带不走一分钱,也无法帮你安享晚年。 如果总是执着于那些曾经的光荣,那不仅是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浪费,也是对身体和精神的拖累。
02 别去想“子女是否孝顺”。 到了七十岁,有些事想得越多,越会心累。子女孝顺与否,是许多老人的心结。 有的老人心里老想着,子女没时间陪自己,没带自己出去玩,心里不免会难受。 可是,老了就该放宽心。 我们的责任早已结束,子女有自己的生活,难道非得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占据了,才算是孝顺吗? 我有个邻居,七十岁左右了,每天就等着儿女们来看她。 儿女偶尔有空,去陪陪她,她总是数着时间,盯着看,有时候,她甚至对儿女的行为嗤之以鼻。 结果,她自己想得越多,越不安,身体状况也开始跟着差了。 子女能做到什么程度,老了,真的不该去过多要求。 重要的是,自己能做到有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才能从心底放下对别人评价的执念。 我们自己过得舒心,子女也才能安心。
03 别去想“没有足够的钱”。 年纪大了,很多人开始担心钱不够用,尤其是没有准备好退休金的老人,总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确实,物质基础很重要,但过度焦虑这个问题,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还会让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认识一个阿姨,已经退休几年了,整天唠叨自己存款不够,买不起这,消费不起那,没法给孩子们添麻烦。 每次和她聊天,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仿佛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然而,直到她突然生病住院,才发现,她一心想着省钱,忽略了照顾自己的身体,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早就下降了。 老了,钱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把生活过得有质量。 你该享受的日子,是充实的,而不是为了钱而焦虑不安。 很多时候,想得越多,压力越大,最后自己也活得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