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副军长项英等人被困在蜜蜂洞。晚上,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洞内下棋。不料,到了下半夜,副官突然下黑手,他将熟睡的项英和周子昆枪杀,将黄诚击伤。 1940年冬天,中国的抗日战场形势错综复杂。国民党当局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往黄河以北地区。 这道命令表面上看是为了调整抗日力量的部署,实则暗藏杀机。背后是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的忌惮和恐慌,他们认为共产党的力量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为确保这道命令得到执行,国民党军队在安徽境内布下了一张巨大的包围圈。他们调集了8万余人的兵力,分布在新四军可能经过的各个关键路段。 1941年1月6日,正当9000名新四军将士按照命令向北转移时,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新四军将士们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陷入了极其不利的战斗态势。 新四军军长叶挺在战斗中被国民党军队扣留。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只有约2000人成功突围。其中包括新四军副军长(政委)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等重要军事指挥员。 突围后的处境异常艰难。国民党军队依然在四处搜寻新四军的残部,项英等人只能在深山老林中不断转移。 他们走过人迹罕至的荒野,穿过茂密的丛林,躲避着敌人的搜捕。每一天的行军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敌人的包围圈。 项英身上还携带着一批军用金条,这是新四军的重要活动经费。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金条不仅关系到部队的生存,更关系到幸存将士们能否继续坚持抗日。 1920年代,年轻的刘厚总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参加革命的初期,他表现出极强的斗争意志,专门寻找欺压百姓的地主土豪进行打击。 他在当地以雷霆手段对付地主而出名,甚至因为一夜之间清除了四个作恶多端的土豪而被当地人称为"耒阳大杀星"。这种暴力倾向引起了当地国民党势力的注意。 国民党军队开始对刘厚总展开疯狂的报复,他的兄弟和堂兄弟刘厚林、刘厚定、刘厚存等五人先后惨死在敌人手中。家人的惨死让刘厚总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经过多年的战斗,刘厚总凭借自己的表现,逐渐在新四军中得到重用,被提拔为特务营副营长。然而,随着职位的升迁,他的行为却开始出现了偏差。 在担任特务营副营长期间,刘厚总多次违反纪律,在打击地主时擅自侵吞财物。他的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部队在群众中的形象。 1938年4月,刘厚总在驻地侮辱了一名地主家的女儿,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军部。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将其逮捕,准备按军法处置。 正当叶挺准备严惩刘厚总时,项英出面为其说情。经过军部讨论,最终决定给刘厚总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安排他到延安学习。 1939年春天,刘厚总从延安回来后,并没有按照组织安排去军部报到。他擅自返回家乡耒阳,企图拉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家乡的拉兵计划失败后,刘厚总不得不返回新四军军部。组织考虑到他之前的表现,没有让他回到原职,而是将他安排到副官处第三科任副官。 在新的岗位上,刘厚总主要负责管理木工班和饲养班的工作。这个安排实际上是组织对他的考验。 1941年3月12日,项英一行来到了赤坑山区域。警卫员发现了一个叫蜜蜂洞的天然洞穴,建议部队在此休整。 长期的跋涉让众人衣服都已经被汗水浸透,特别是担任政委职务后较少锻炼的项英。进入洞中后,项英将湿透的军服脱下,挂在洞口的树枝上晾晒。 当天晚上,项英和周子昆因为休息不着,便让警卫员黄诚点起蜡烛,在洞口摆开象棋对弈。虽然警卫员提醒时间已晚,但两位首长仍然专注于棋局。 警卫员黄诚按照职业习惯,将子弹上膛后将手枪压在枕头下,靠在洞壁最里侧休息。而刘厚总则主动请缨要在洞口外侧休息,说是为首长们挡风。 到了凌晨时分,洞内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响。随即,刘厚总打开手电筒,强光直射向洞内,又接连开了两枪。 刘厚总在开枪后,迅速将项英身上携带的金条、钱物和手枪据为己有,随即逃离了现场。听到枪声赶来的其他警卫员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根据当时在场的新四军军部参谋刘奎的回忆记录,刘厚总在逃离现场后,立即投靠了旌德县伪党部。他向伪党部声称自己杀死了项英和周子昆,企图邀功请赏。 但当时蒋军方面已经对外宣布项英和周子昆在战斗中阵亡,因此并不相信刘厚总的说法。伪党部怀疑他另有企图,要求他带人去蜜蜂洞取回项英和周子昆的尸首作为证据。 当刘厚总带领伪军来到半山腰时,由于地形险要,其他人不敢前进。刘厚总独自前往洞中查看,发现尸体已被转移,无法完成伪党部交给他的任务。 到了1943年冬季,苏承平以肃清内部为由,处决了刘厚总。这个背叛革命、杀害自己的救命恩人的叛徒,最终死在了自己投靠的反动势力手中。
1941年3月,副军长项英等人被困在蜜蜂洞。晚上,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洞内下棋
甜蜜游记
2025-02-03 14:58:01
0
阅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