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开始,为什么不再提淘汰燃油车了? 本科学石油工程,另辟蹊径说一下吧,石油在可预见的未来根本不会开采光。石油成因理论主要分为有机成因说、无机成因说。 有机成因说认为,生物遗骸之类的有机质和陆源碎屑岩一起被流水搬运到湖泊、海洋,在缺氧的环境下沉积。随着沉积不断进行,下部地层的上部压力越来越大,会把沉积岩压实,并且往地下压,有机物就蕴藏在岩石碎屑的空隙里。地层越来越往下压,地温梯度导致岩石变热,还原环境的热量导致有机物变成干酪根。干酪根就是生成石油的前体。石油生成后,经过运移到一个封闭的岩石圈里,成为油田。随着储层进一步埋深,地温进一步提高,石油裂解为天然气,形成带气顶的油田、气田。石油里有一些卟啉之类的物质,化学结构类似叶绿素和血红素,是有机成因说的证据。 无机成因说认为,甲烷之类碳氢化合物,在宇宙里是很丰富的,比如冥王星,就是主要由氮冰和甲烷冰构成的。不少彗星也带有甲烷。同理,地球形成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无机成因的甲烷等碳氢化合物被埋藏在地下。此外,地壳深处有很多金属碳化物,比如碳化铁,地下水随着深大断裂侵入地壳深处,高温水蒸气会和金属碳化物反应生成烃类。 过去,学术界一直以有机成因说为主,也根据有机成因说找到了不少油田。但是,地质学不是严谨科学,说不定瞎猫撞死耗子也可能,比如李四光的理论,现在基本不提了,学术界不认可,但是依靠他的理论也找到了矿。而且有机成因说无法解释超大型油田的形成。比如波斯湾的加瓦尔油田,最大产量的黄金一井,一天产量就比大庆油田所有井一年加起来都多。靠古生物的有机质是很难有这么庞大的储量。波斯湾、奥里诺科重油带之类,有超大储量,是生物成因无法解释的。 目前,人类只勘探开采了极少区域,南北极、深海、高原、冻土等区域还是一片空白。就目前勘探到的,还有很多没实际开采。比如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折合的轻质油数量比沙特还多,只是目前对重油的开采技术还不成熟。一些区域还没开采,是因为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这在新技术出现后都不是问题。 石油危机那是金融圈编造出来骗投资者的,人类可见的未来,石油根本用不完。石油危机这么久了,怎么可采储量年年升高。 至于全球变暖,人类现在在第四季冰期,也就是地球历史上的寒冷期,没有人类,地球也要回归历史正常温度。地球上的温暖期,两极都有热带雨林,珊瑚这种喜欢热带海洋的动物,都觉得赤道太热,去两极生活了。气温升高到这种程度,也没见地球死了,生命自有出路。人类总是一厢情愿想把地球保留在第四季冰期,可能吗? 对中国而言,最现实的担忧其实是过于依赖进口石油,担心被美国第七舰队卡住马六甲脖子。以前还修建中缅油气管道,这工程纯属馊主意,一年进口油2200万吨,还不到总进口量5.6亿吨的4%,而且根本没有安全保障。依靠俄罗斯也是枉然,俄罗斯一直防着中国,中俄输油管道最早规划从黑河入境,到大庆。但是俄罗斯很鸡贼,反悔了从纳霍德卡入海,首先满足日韩,其次才给中国一点点。伊朗也根本靠不住,伊朗宁愿把恰巴哈尔港给印度开发也不给中国。俄罗斯、伊朗这种,被美国以色列弄到山穷水尽都防着中国。现在的事实就是,国内没办法彻底保卫石油运输安全,海军和阿美莉卡不是一个级别,俄罗斯伊朗也靠不住,缅甸哈萨克运输量太小,所以发展新能源作为代偿。 在中国海军彻底能和阿美莉卡扳手腕以前,这种恐惧会一直存在。因为中国害怕的节点不止马六甲一个,中国目前石油主要来自波斯湾国家、前独联体国家、安哥拉、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最短的路线就是波斯湾了,除了马六甲还有霍尔木兹海峡,迭戈加西亚。其他路线更是超过半个地球。 至于中国能不能开采国内石油呢,对不起,不行,中国很多油田已经是杀鸡取卵式开采了。比如带气顶的油田,开采慢才能更多采出,但是国内为了当下产量任务,很多超量开采。大庆大港辽河之类,已经没有可采的价值了,大庆原油含水率都超过90%了,纯粹是因为百万漕工才把保留至今,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早就停产了。
中国不一定能扛得住,但是地球一定扛不住!
【1评论】
林中飞鱼
虽然不能肯定是否准确,但文章讲得很中肯,有道理,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