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尾声临近,各大高速返程堵车也越来越严重了! 时间过的也真的是太快了,今年过年一家三口回了农村老家过年,但是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过年的味道和气氛。 我是一个80年代出生在农村长大的,以前的农村过年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统年味: ---- 除夕前夕 •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村里弥漫着一种期待的氛围。家家户户在灶台前摆上糖果和麦芽糖,点上香烛,祭拜灶王爷,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孩子们围在灶台边,馋得直咽口水,等着祭灶仪式结束后分吃糖果。 • 扫尘忙,迎新年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扫尘。男女老少齐上阵,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人们爬上梯子,清扫屋顶的蜘蛛网,女人们擦拭家具,孩子们则负责清理角落。整个村子尘土飞扬,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寓意着辞旧迎新。 • 贴春联,挂灯笼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村里的老先生们早早准备好红纸和毛笔,写上吉祥的对联。孩子们帮忙贴在大门两侧,红红的春联映衬着白墙,显得格外喜庆。屋檐下挂上红灯笼,微风一吹,轻轻摇晃,年味越来越浓。 • 杀猪宰羊,备年货 村里传来阵阵杀猪声,这是过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把自家养了一年的猪宰杀,分割成一块块猪肉,挂在屋檐下风干。妇女们忙着腌制腊肉、灌香肠,厨房里弥漫着肉香。村里的集市也热闹起来,人们忙着采购年货,买糖果、花生、瓜子,还有红纸、鞭炮和新衣服。 大年三十 • 贴窗花,剪纸忙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剪窗花,红红的剪纸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有喜鹊登枝、鱼跃龙门、牡丹花开等。孩子们也学着剪,虽然手艺生疏,但乐在其中。贴上窗花的窗户,显得格外喜庆。 • 做年夜饭,满村飘香 厨房里热火朝天,灶火熊熊燃烧。主妇们忙着准备年夜饭,炖肉、炒菜、蒸馒头。男人们则帮忙杀鸡、杀鱼。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帮忙递菜、添柴火。整个村子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 祭祖,祈福 吃年夜饭前,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在堂屋里摆上供桌,放上供品,点上香烛,全家老少依次磕头,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 吃年夜饭,守岁 年夜饭是过年最丰盛的一顿饭,有红烧肉、炖鸡、鱼、饺子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压岁钱,数着里面的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聊天、打牌,守岁到凌晨。 大年初一 • 穿新衣,拜大年 天刚亮,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跑出门去拜年。村里的小路上,到处都是互相拜年的人,大家互相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长辈们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孩子们接过压岁钱,开心地跑回家炫耀。 • 放鞭炮,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孩子们捂着耳朵,躲在大人身后,兴奋地看着鞭炮炸响。鞭炮声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 吃饺子,迎财神 吃完饺子,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初一的早饭。饺子是初一的必备食物,寓意着“招财进宝”。有的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初二到十五 • 走亲戚,串门子 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戚。提着自家做的点心、水果,去拜访亲戚朋友。大家互相寒暄,分享过年的喜悦。村里的小路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群,热闹非凡。 • 舞龙舞狮,闹元宵 到了正月十五,村里的舞龙舞狮队开始表演。锣鼓喧天,舞龙舞狮队在村里穿梭,吸引着男女老少围观。孩子们跟在舞龙舞狮队后面,欢呼雀跃。晚上,家家户户还会吃元宵,赏花灯,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 80年代的农村过年充满了传统习俗和浓浓的亲情,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那份纯粹的快乐和温馨让人难以忘怀。
随着春节假期的尾声临近,各大高速返程堵车也越来越严重了! 时间过的也真的是太快
蓝贵随心世界
2025-02-03 13:22:50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