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地主偷偷放了我党干部。随后,敌人恼羞成怒,便找他算账。熟知,地主脸

市井老李 2025-02-02 23:53:17

1947年,1地主偷偷放了我党干部。随后,敌人恼羞成怒,便找他算账。熟知,地主脸色一板:你知道我弟是谁么?敢动我? 这位地主叫郭良知。 在潜意识中,地主往往都是欺压百姓、与平民站在对立面,是我们要打倒的敌人。但对于郭良知,却如自己名字一样,大不相同。 早年,郭良知嗜好读书,随后也慢慢接触了我党的先进思想。因此,在一些家国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郭良知并没有像其他地主一样,巧取豪夺,不讲人情味。遇到年紧或者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会开仓放粮。 所以,郭良知的体恤村民,助人为乐,在当地百姓们的口中,收货了很好的名声。 一次,郭良知正在田间巡游劳作时,突然看到远处走来几个人,一个人被绑着,身边又跟着几个人。 随着人影渐渐清晰,郭良知一眼就认出的了被绑的人,是“农会”会长朱玉和,我党的一名干部。后边就是“还乡团”的团丁赵元和与他的随从们。 赵元和仗着后边有蒋军撑腰,在田间地头里走过时,趾高气昂,耀武扬威的。 突然,当走到一块儿地头时,赵元和看到了自己的表哥,还拿着手中的绳子,向表哥展示自己的“战功”,正准备送到营地领赏。 所谓把握良机,才能出人头地。随后,赵元和紧了紧绳子,将朱玉和绑在了不远的树上,蹲在地头上,喝着解渴的水,和表哥聊天。 而在另一边,郭良知心里清楚,朱玉和是个好人,常常为百姓做事,从心里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看到这样一个好人,郭良知心里也很着急。他知道,朱会长要是被送到营地,那指定是有去无回。 时间紧急,得想个办法才是啊。经过一番思考,郭良知突然灵机一动,一溜烟的跑到了赵元和的身边。 赵元和一看是郭良知,深知他也算一方的大地主,不敢怠慢,于是也像拉家常一样聊了起来。 在闲言碎语中,赵元和也被恭维的话冲昏了头脑,一时间也忘记了一旁的“战利品”。 而郭良知也趁此机会,很自然的踱步到了朱玉和身边。 嘘,郭良知对朱玉和耳边细声说道:朱会长,我来救你了。 朱玉和一看有人来救,也是帮着打起了照应。接着郭良知就拿出随身的小刀,划开了树上的绳子。 为朱会长解开绳子后,郭良知小声道:同志,你快跑吧! 朱会长细语道:我跑了,你怎么办,他不会放过你的。 “没事,我后台硬着呢”,郭良知回复到。 殊不知,急促的奔跑却惊动了赵元和,他扭头一看,朱玉和竟然跑了,随机就赶紧追,并时不时的放出几枪。 但是,此时的朱玉和已跑出百米之外,一切都晚了。 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赵元和,看着这边的郭良知,认为是他搞得鬼,于是便怒气冲冲的跑过来,质问道:你,是你把他放了? 由于赵元和并没有亲眼看到,于是郭良知一口咬定,表示自己不认识他。 可正在气在头上的赵元和根本不听,自已没法讨赏了,还扬言要将郭良知抓回去。 看着赵元和的脸,郭良知也来劲了,板着脸狠狠地说道:你知道我弟是谁么?你敢动我? 此言一出,赵元和心里咯噔一下,咽了口吐沫,小心说道:谁? “县议员是我弟弟,乡长郭自立是我侄儿”郭良知毫不犹豫的说道。 一听两个人的名字,赵元和内心也胆怯了,这都是自己惹不起的主,只好陪着笑脸离开了。 事后,郭良知也是有些害怕,要是人家真不吃这个,那自己就遭罪喽。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多年后,郭良知因自己的弟弟受到牵连,还是朱玉和站出来解释后,才得以平息。 郭良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心存良知,虽然有地主身份,但却有着一颗百姓的心。 在当时,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做贡献。他们这种朴质无华的精神也值得人一代代人去学习。

1 阅读:1106

评论列表

久元环境

久元环境

13
2025-02-03 01:05

我媳妇他爷爷是东北的大地主,她大姑父曾经是广东的一位非常大的大干部,大到难以想象的那种。她爷爷解放的时候把家里的财产全部拿出来支持了解放事业!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