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从韩国购买大批无人机,为啥会在表演时坠机并引发火灾?因为越南鬼迷心窍,民族主义上头,韩国则自认为“中国行我也行”,既惺惺相惜,又背后捅刀。 当今世界有个奇怪现象,很多国家认为“中国行我也行”,其中又以G7、五眼联盟和日韩印菲等国家为最。它们要么是美西方发达国家,要么是中国周边国家,为啥? 因为发达国家一直在拼命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周边国家则一直在玩弄“远交近攻”。其实,“远交近攻”是大国专利,小国压根就玩不转这种高端局。 韩非子说:“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因为大国可以快速嘠掉小国,远方的盟友只能干瞪眼,远水救不了近火嘛! 之所以会出现“中国行我也行”现象,说到底是信息茧房作祟。他们长期贬低和抹黑中国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长此以往,可不就觉得自己牛逼普拉斯了。 中美民生对账后,美国民众真切体会到了自己活得跟哈士奇似的。以前,TikTok上也有很多美国人吐槽苛政猛如虎、税收如牛毛,牛马日子没法过,但因为没跟中国对比,美国人照样能挺起世界第一强国的胸膛。 记得歼-20首飞之后,全球涌现出一堆造五代机的国家,日本要造“心神”战机,韩国要造KF-21战机,印度推出了AMCA五代机项目,土耳其加快了TF-X战机计划……结果一地鸡毛,等到中国六代机首飞时,全世界都安静如鸡。 当年,我们大炼高铁时,越南、印度和韩国等都觉得自己也能行。现在,中国高铁“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0%,运营里程已达4.8万公里,占比全球高铁总里程超70%时,它们的高铁计划还处于PPT二次元状态。 前几年,印度邀请中国无人机团队去表演,印度网友硬说这是他们的,掀起颅内高潮:“天呐,这是我们印度无人机进行的表演吗?我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伟大的印度即将崛起!”“我感到非常自豪,印度必将伟大!”“是时候让世界重新认识印度了!” 韩国网友第一个表示不服:“难道印度这种国家也能进行无人机表演了?”“不用相信,他们一定是借用了中国无人机团队!”“印度肯定窃取了我们的无人机技术,要不他们造不出无人机!” 印度网友则怒喷道:“愚蠢的韩国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无人机团队,中国没有这么强大的无人机团队!” 还真别说,2025年1月26日,韩国无人机在越南彩排表演时,大批无人机坠机并引发火灾,确实充分彰显了韩国的“愚蠢”。此外,这对“卧龙凤雏”还给外网贡献了一个非常富有感染力的年度笑话,而且还互相推责撕B。 韩国网友表示:“自己操作不当,还怪我们!”“你们玩的明白无人机吗?还学人表演!”越南网友表示:“真的恶心死我了,上面的脑子被驴踢了,邻居的不比他们好?”土耳其网友立马补刀:“咬起来了,加油!”印度网友随即捡漏:“高科技不找我们,竟然找韩国!” 这几年,中国无人机表演不断惊艳全球,高性价比和优质性能获得了广泛认可,连中东大户都跑出来为其背书。 去年,韩国军方面向其国内采购非战斗无人机,有家韩国公司从淘宝购买无人机去竞标,没想到竟然中标了,价格和性能居然甩韩国无人机几条街。 其实,这家公司只是随意从淘宝上购买的无人机,原本想当个重在参与的气氛组,显示下自己公司也有无人机技术,压根就没想中标。中标之后,它也表示很冤枉,然后立马就被其他公司举报了。 既然沙特等国都选择中国团队,韩国无人机又如此拉胯,那越南为啥还要选择价高质劣的韩国无人机? 其实,这正是越南所面临的终极难题,越是选择邻居,靠近邻居,越南就越是迷失自我,进而变成邻居的一个省;越是拒绝和远离邻居,就越是失败,几乎啥事都干不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越南高铁和地铁不就是这样吗?宁愿选择价格更高、性能更低的日本方案,也不让中国参与越南高铁和地铁项目。 其实,说到底是害怕采用中国标准,这也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共同的毛病。日韩越为啥废除汉字?不就是害怕“书同文”吗?越南拒绝中国高铁,就是为了避免“车同轨”,避免被同化!如何确保不被同化呢? 答案是远离、拒绝,甚至仇视,这也是为啥日韩越对我们的好感度非常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它们都有着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大国梦。巴基、印尼、柬埔寨、老挝和泰国因为没有这种野望,反而跟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 所以,巴基5卢比纸币上有中国承建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100卢比纸币上有中国承建的普特拉姆煤电站,泰国20泰铢纸币上有中国承建的拉玛八世大桥,老挝 2万基普纸币上有中国承建的南累克水电站。 配角的命,主角的心,这戏就没法唱。其实,当中国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的国家命运会逐渐变成一道单选题——融入!要么主动融入,要么被动融入。 区别在于主动融入能拥有自主权,可以兼顾面子和里子;被动融入,则会失去自主权。因为被动融入并非别人求你,而是你跪求别人。所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怨人者穷,怨天者蠢!
越南从韩国购买大批无人机,为啥会在表演时坠机并引发火灾?因为越南鬼迷心窍,民族主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2-02 16:49:49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