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正发生重大变化,金正恩地位史无前例提升,两大信号已发出
2011年底,金正日的突然去世让朝鲜政坛一片哗然。接班人金正恩的名字几乎让外界摸不着头脑。当时,这位30岁不到的年轻人不仅资历浅薄,甚至鲜为人知。连韩国情报部门都一度对其身份感到困惑。 但金正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接掌大权,并借助父亲金正日留下的政治布局稳住政坛局势。金正日去世前,曾为金正恩安排好了四位“托孤大臣”,确保政权平稳过渡。而金正恩也没有辜负这些“稳压器”的作用,在他们的辅佐下,迅速完成了权力的过渡。 这并不意味着金正恩可以高枕无忧。刚上台时,他不得不借助祖辈的“政治遗产”维系自己的合法性。例如,他频频佩戴印有金日成和金正日头像的徽章,公开场合也时常提及“主体思想”和“先军政治”。朝鲜播放的宣传影片中,金正恩的身影总是与金日成、金正日并列出现。这种“祖辈余荫”的做法,虽然帮助他稳固了权力,却也让外界对他的独立性产生疑问。 仅仅一年后,金正恩开始展现出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他的第一步,就是从军队入手。在朝鲜的权力体系中,军方一直是核心力量,而金正日的“先军政治”更是将军队推上了国家政策的最高优先级。但金正恩显然不满足于这种模式。 2012年底,他大规模撤换了军中老干部,尤其是那些曾经跟随金正日多年的重量级人物。据韩联社报道,这些被撤职的军官大多年龄在70岁以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批40至50岁的“年轻化”军方领导。 这种做法显然是一次大胆的权力重组,也标志着金正恩对父辈遗产的逐步清理。他不仅要在军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还希望通过“年轻化”政策为政权注入新的活力。而这种调整并非仅限于军方。 2013年底,他对自己的姑父张成泽动手。这位曾经被视为金正日“托孤大臣”中的重要人物,因“阴谋颠覆国家”被处以极刑。张成泽的倒台,不仅震惊了朝鲜国内外,也向世人发出了一个信号:金正恩已经不再需要任何“守护者”,他开始全面掌控朝鲜的权力版图。 张成泽被判处死刑 与父亲金正日相比,金正恩在政策上的最大不同,便在于他对经济发展的重视。2019年,他公开宣布减少“先军思想”的影响,将经济发展提上国家议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削减军费开支,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中。 在农业和工业领域,金正恩也开始探索引入市场化机制。他放松了对部分国有企业和农场的控制,鼓励提高生产效率。据朝鲜媒体报道,近年来,朝鲜建设部门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4年被称为“新变革之年”。 如果说前几年金正恩还在努力摆脱父辈的影响,那么如今,他正试图将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与金日成、金正日齐平的高度。2024年5月,朝鲜一所中央干部培训学校的照片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这些照片显示,学校的外墙上挂着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恩三人的肖像,而金正恩的画像与祖父和父亲并列。这是朝鲜历史上的首次,象征着金正恩在国内地位的“史无前例”提升。 与此同时,朝鲜还推出了一首名为《友善的父亲》的歌曲,首次将金正恩称为“伟大的领袖”。这种称呼此前仅用于金日成和金正日,而金正恩则一直被称为“年轻的领袖”。歌曲的歌词还将他塑造成朝鲜人民的“父亲”,这种宣传方式,明显是在为金正恩打造更加崇高的个人形象。 从依赖祖辈光环,到逐步确立自己的地位,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又充满野心。他通过改革经济、调整政策、整顿军队,试图为朝鲜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可以说金正恩的执政历程,既是一次对祖辈政治遗产的继承与修正,也是一次对朝鲜内部权力结构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