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九针是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急救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危急重症,具有回阳救逆、醒神开

推姚 2025-02-02 00:30:33

回阳九针是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急救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危急重症,具有回阳救逆、醒神开窍的功效。 回阳九针歌诀记载了九个关键穴位,这些穴位在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回阳九针的具体内容及其应用: 回阳九针歌诀 1.哑门劳宫三阴交, 2.涌泉太溪中脘接, 3.环跳三里合谷并, 4.此是回阳九针穴。 回阳九针的穴位组成 1. 哑门穴(督脉):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具有醒脑开窍、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昏迷、中风、癫狂等症。 2. 劳宫穴(心包经):位于手掌心,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具有清心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热、昏迷、心痛等症。 3. 三阴交穴(脾经):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具有健脾益气、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休克、虚脱、妇科疾病等。 4. 涌泉穴(肾经):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具有滋阴降火、醒神开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昏迷、休克、头痛等症。 5. 太溪穴(肾经):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肾益气、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脱、休克、肾虚等症。 6. 中脘穴(任脉):位于脐上4寸,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休克等症。 7. 环跳穴(胆经):位于臀部外侧,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具有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腿痛、瘫痪等症。 8. 足三里穴(胃经):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脱、休克、消化不良等症。 9. 合谷穴(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具有疏风解表、镇痛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昏迷、发热等症。 回阳九针的临床应用 回阳九针主要用于急救以下病症: 1. 休克或虚脱:通过针刺涌泉、太溪、足三里等穴,可回阳救逆,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2. 昏迷或中风:通过针刺哑门、劳宫、合谷等穴,可醒神开窍,促进患者苏醒。 3. 高热或惊厥:通过针刺劳宫、涌泉等穴,可清热泻火,缓解症状。 4. 急性疼痛:通过针刺环跳、合谷等穴,可迅速止痛,缓解患者痛苦。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针灸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吗?

0 阅读:1
推姚

推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