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路人a
朋友们陆陆续续回北京了,开始交流过年遇到的奇葩事件。
现在大部分奇葩事情,奇葩的理由,除了钱和裤裆子外,最多的就是走火入魔的孩子们,就感觉,现在很多割韭菜的行为,是不是把受众从成年人调整到了心智更不成熟的孩子们,或者说,从孩子们开始筛选那些容易被影响的,然后消耗掉孩子们的一生。
朋友说,亲戚家的一个小女孩,高中,忽然迷上追星,每天都在给明星做数据反黑巴拉巴拉吧,耽误了学习,还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重要。而小女孩之所以这么感觉,是因为她们是抱团的,就是有自己的群,群里甚至还有人打卡监督。
亲戚怎么说都不行,最后还是找了亲戚的朋友家的亲戚的孩子,反正过程很复杂,但确实是相关行业的业内人士,来给小朋友上课。
那过程简直是,一句话幻灭小朋友一个自以为“很重要”的行为,数据可以买,评论机械刷就行,你说的二创很多都是买的,你的点赞控评真的没用,最讨厌就是你们去骂路人,到处出警,影响路人缘,最重要的就是花钱,给明星花钱,不花钱,不买人家代言杂志啥的,你说的那些都是P,没人在乎。所以别想这些了,去上学吧,你好好读书出来,才能有自己的人生。
小姑娘越听越崩溃,哭着说不是这样的,自己做的也很重要。
业内人士:根本不重要,你不重要,你的行为也不重要,但是你从这样的行为中,感觉到了被需要,你在哪个圈子里,找到了同伴,有了归属感,所以你就一直这么做。但是这种归属感是假的,你不能沉迷,你要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一句话,直接把小姑娘击碎了。
弄得小姑娘嗷嗷大哭,说不是假的,真不是假的,回家后,表示不去学校了,要去打工,既然对于明星钱重要,那就去赚钱。
大家都觉得孩子疯了,只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疯子太多了,大部分不到一定年龄醒不过来的,醒过来可能都三四十了,建议家里再生一个,把资源都给那个,别管这个了。
家里人当然不肯啊,就跟孩子说:你有没有想过,你好好读书,将来去你喜欢的人身边工作这种可能?
孩子想了半天,来了一句:我不能接近他,我觉得接近他他就不那么耀眼了。
家人忽然明白,孩子其实是沉浸在了一种感觉中,而且主动权在他自己的感觉里,她不愿意出来,没人能让她出来。
家里人不理解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会这样。
业内人士一声叹息,说,因为简单,她做的这些事情,简单,却能获得极大成就感,比学习来的快多了,所以就会这样。
家里人听完,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