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月到苍凉:重读宝玉挨打,看不一样的《红楼梦》(二)   贾环污蔑宝玉之后,贾

以史为鉴玛 2025-02-01 21:27:53

从风月到苍凉:重读宝玉挨打,看不一样的《红楼梦》(二)   贾环污蔑宝玉之后,贾政对宝玉的毒打可谓是凶狠而决绝,贾政听了贾环的话,气得面如金纸,“金纸” 有着惨白又带着金属质感的冷色调,与面色的红润形成鲜明对比,直观地展现贾政因极度愤怒致使气血上涌又瞬间冷却,脸色骤变的状态 ,强化了对我们这些读者视觉的冲击。 把脸色比作金纸,不仅形象,更超脱了人们常说的 “面如土色”,赋予贾政的神态一种肃杀、决绝之感,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比起 “气得脸色苍白”,更具有想象与鲜活之力。 仅仅通过脸色就足以从侧面烘托出贾政性的刻板、严厉,以及他对宝玉 “不争气” 行为的“零容忍”! 大喝 “快拿宝玉来”,并让小厮 “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这句描写叙述看似平实,却在细微处见得真章,将宝玉挨打的场景展现得真实又细腻。 “只得” 二字用得传神,精准刻画了小厮们的为难处境,这些人身份低微,面对主人的盛怒与严厉呵斥,即便心中也许可能不忍,但是毫无违抗之余地,只得硬着头皮行动,将封建等级制度下奴仆身不由己的状态展露无遗。 “按”、“举”、“打” 这一系列简洁而连贯的动作,勾勒出生动体罚宝玉的画面。我们就如亲眼看到宝玉被强行固定在长凳之上,毫无反抗之力,小厮们挥动大板重重落下的惨状,使宝玉挨打情节的紧张感扑面而来。 小厮们仅打“十来下” 没有具体的精确次数,这种模糊表达,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感受到宝玉这顿打已经开始,初步的疼痛已在宝玉身上留下痕迹,不至于因精确多少的数字而限制对贾政后续更猛烈责打的想象,为贾政后之后亲自上手狠儿子打埋下伏笔,情节的递进也有了更多的张力,这一段文字,笔笔精彩。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小厮,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地盖了三四十下。 ” “踢开”、“夺过” 两个动作一气呵成,贾政的急切与暴怒如在眼前。“踢” 这一动作充满力量感,显示出对小厮责打宝玉力度的极度不满,迫切要自己严惩宝玉;“夺” 字则凸显其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进一步呈现他内心的愤怒。 “盖” 相较于 “打”,更显出其用力之猛、下手之狠,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看到贾政此时已全然不顾父子情分,如暴徒般将板子重重砸在宝玉身上,画面冲击力可想而知。 这一系列举动,贾政刻板、严厉且专制的家长形象,对宝玉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尤其信奉 “棍棒底下出孝子”,试图通过极端的方式纠正宝玉的行为,以维护家族秩序和自己的权威,将封建礼教下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掌控展现得入木三分 ,精彩至极。 脂砚斋的“严酷其刑以教子,不情中十分用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贾政打宝玉时看似无情,实则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与情感。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府的门客多是依附于权贵的清客文人,如书中的 詹光(沾光),尤善奉承贾政,单聘仁(善骗人,暗讽其虚伪), 程日兴(整天兴事, 暗指喜欢招惹是非、制造事端),王作梅(妄做媒 指其喜欢胡乱地为人牵线搭桥,不分是非对错撮合事情)等人。 仅仅五个字,便把门客们的形象和心理刻画得极为生动。 一个“忙” 字便突出了门客们行动的迅速,善于察言观色是这些人的本事,当已察觉事态的严重,若再任由贾政这样下去,宝玉很可能性命不保。 他们自是不敢耽搁,“忙”一字的反应速度不仅体现他们对现场的关注,更暗示门客们在贾府中的生存之道 ——要 时刻留意主子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应对。  “夺劝” 二字则太出彩了,细化了此等人的行为,“夺” 本是带有力量感的动作,门客们试图以实际行动阻止当家人的行径,要从贾政手中把板子夺过来,表面上显示出他们对宝玉的怜悯之心,对人命的重视。 然而,詹光(沾光),单聘仁等人的 “夺” 并非是强行抢夺,而是在小心翼翼试探性的“夺”,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贾府的当家人,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一旦得罪了,他们在贾府便难以立足。 所以,在 “夺” 的过程里,必然伴随着一个 “劝”!通过言语来平息贾政的怒火,让他冷静。 他们的言词能说动这位贾府的当家人吗?

0 阅读:1
以史为鉴玛

以史为鉴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