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身没有价值时,发出去的新年快乐,对别人是一种打扰。” 我不知道这句话,对多少人是伤害。 有人会说“至于吗?把人际关系搞的这么凉薄。” 我一直以为,人作为自然物的一种,底层逻辑和自然物并无不同,只不过本质被遮蔽的太多。 当你做化学实验的时候,试剂差了0.01毫升,反应不能进行,你会说“就差0.01,至于吗?”。 而人际关系你自己做的差了10,100,对结果不满意,你却责怪别人“势利眼”、“世态炎凉”。 同理,同样不存在“虽然穷,但道德高尚的年代”。不过是吃素的和吃土的共度难关,月入几百和年入几十的自豪“共同的成就”。 就个体而言,吃土在任何时候都过不了关,年入几十在任何时候都是屈辱和匮乏的痛苦。 个体的可量化的痛苦,被人故意打包进模糊的群体光荣。享福的是我,吃苦的是你,担责的时候是“咱们”。 如果不能改天换地,就做个清醒的公民。老百姓越来越“不好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管理早就失去了上对下的单向碾压,而越来越具有“双向管理”的意味。譬如原先的“管理相对人”变成现在的“行政相对人”。双方越接近天平的两端,社会就越公平。 官越来越不好当了,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 热胀冷缩,水往低处流,避高就下,趋利避害,渊薮藏毒,阳光下干净,力量强的食物多,雌性选择高大有力的…… 当你对人性迷惑时,就去观察物质世界。 人之所以能往高处走,本质上是做好了千万次水往低处流。 当你想对生活有所改变时,就多念几遍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直线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牛顿第一定律,经过人类社会化后的语言就是“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 简言之,想改变,必出力。 瞧,不是把人物化,而是人本身就是化妆后的物。物质不灭,万物同源。 @禾麦文化 认知
捕捉程潇的温婉瞬间,一颦一笑皆动人。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