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曹镇长”点赞 抽空又看了2025年蛇年春晚的小品《花架子》。 首先对这个小品

孟优与趣事 2025-02-01 11:22:45

为“曹镇长”点赞 抽空又看了2025年蛇年春晚的小品《花架子》。 首先对这个小品能过审感觉惊讶,这样的小品能上演,那真是始料不及;其次为这小品中的语言辛辣和讽刺到位感到实在又解气。 小品中的“曹镇长”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自己下达的命令在传达过程中“层层加码”。 明明是在下雨天,洒水车仍是照洒不误,且在洒水时不顾周边情况,只顾完成任务。 本来商户玻璃窗脏了他们自己也会擦也要擦,但是到了传达命令的人员嘴里变成了要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然后又加码到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命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完全失去初衷、变了味儿。 洒水和擦玻璃是要解决脏乱差,现在妥妥的成了真正的“面子工程”。 小品还展示了某些现实弊病,检查组一来,连夜刷墙换招牌;检查组一走,脏乱差原地复活。 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何其的相似,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也会发现这种现象存在:当菜市场通知农民自产自销摊位停业、小商品市场临时封闭、马路上突然多了很多清扫者、交通警察特别忙碌时,大概率就是有了不得的检查人员要来了。 小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直击某些基层工作中层层加码、摆花架子、不做实事的现象,讽刺了某些人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 这个小品好,好在它将小品又回到了以小品的形式来揭露、批判社会丑恶现象,把讽刺、批评和鞭挞还给了小品这种艺术形式,让人们过了一把真小品的瘾。 实话实说,在我们的社会上,形式要有一点,这花架子也是可以搞一点,不然就没个气氛了。 形式嘛,如开个会,搞个活动,这些老百姓都是能够接受的;花架子也是,如日常的搞卫生和必要的整洁的市容市貌,这些都是需要的,不然街区就是乱糟糟、脏兮兮的。 但有一些真的就没必要去统一,比如商店门头。 过去开店,各家各户都有各自的招牌、幌子和商标,形状也是各式各样,有圆有方,有高有低,颜色有多彩的也有单色的,恰恰都代表了本店特色。 后来就不对头了,一刀切,高度宽度都有要求,店标颜色也有规定。整齐是整齐了,个性化的东西全没了。 更有滑稽的事,有些地方规定为黑底金字或白字,也有的规定成白底黑字,这些店标做成后,白天还敢去转转,到了晚上真的有点汗毛凛凛。真想不明白,这当中是否也有层层加码捣乱的因素。 《花架子》和层层加码都是扰民祸民,放开手脚,让老百姓台在宽松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才是一级政府真正为民护民的最好做法。 中国的官员不会比老百姓更有智慧,因为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0 阅读:55
孟优与趣事

孟优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