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国女记者贝蒂·葛兰恒(Betty Graham)采访山东解放区,支援前线的浩浩荡荡的民工队伍最令她感到诧异。 葛兰恒认为,在欧美各国从未有此现象,如果动用老百姓支前,必须要由军队押解和官吏监督,至少应该有巨大报酬才行,否则老百姓推运着许多重要的日用品和军用物资,是难以保障不被损伤、盗窃或私自取用的。 依葛兰恒在国统区亲眼所见,那里更是以强迫命令用尽奴役办法才组成这样的运输队,而且那是不可能持久的,大批开小差,大批逃亡,大批损坏盗窃贪污更是难以避免。 葛兰恒写道,在山东解放区情况非常奇特,这样数十万人的运输队伍,一无军队押解,二是到处推着和运送着主要战争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三是为了防空而夜间运动,四是劳动辛苦,还要冒着国民党军飞机炮火威胁。 支前队伍却并无成批逃亡和盗窃的现象,人人表现出了志愿服务的高贵精神。葛兰恒确信这是解放区民主运动的伟大成功,是突破历史所创造的奇迹。 葛兰恒后来采访陈毅司令员时,陈老总向她分析了我军取得一系列战役胜利的战略意义,并且豪迈地说:“如果蒋介石想再送一些武器和器材过来,我是愿意打收条给他的!” 最开始,部队按老习惯把支前民工称为“伕子”,来自山东解放区的群众不爱听,他们说,俺是自愿来支前的,不是强迫来作“伕子”的,俺不跟你夫呀妻呀的! 于是,有干部建议把“伕子”改称“民工”,陈老总支持这一提议,并且特意强调要称呼他们为“民工同志”。 陈老总接到报告称,刚从国民党军队过来的解放战士见到成千上万的民工跟着部队行军,奔赴战场,这种情景让他们激动坏了。 许多解放战士兴奋地扯着老战士说:“我们从前到一处老百姓便跑光,你们到处有这样多的老百姓帮忙,难怪你们打胜仗,怪不得我们一打仗便被抓过来。” 解放战士受了伤,民工们把他抬下来,端茶送饭,问暖嘘寒,伤员感动地说:“你救了我的命了!你是我的恩人!” 民工们说:“怎么我是你的恩人?你打仗负了伤,打垮反动派,你救了我一家子!你才是我的大恩人!” 民工们对伤员格外爱护,他们以一副担架五个人招呼一个伤员。担架队专门进行了为伤员服务的教育,提出“晚上担架员,白天看护员”的口号,提倡“五快”运动(集合快、吃饭快、睡觉快、走路快、转运快)。 民工们以爱护伤员的成绩为立功的第一个目标,他们买鸡蛋给伤员吃,买了瓢接伤员大小便,遇到飞机先把伤员隐蔽好,抬时要平,放下要轻,总是关心减少伤员的痛苦,补救了医务救护的不足。 陈老总专门做出指示:“对民工同志自愿参军问题,一律依照政府规定,服务期满即欢送回籍,不得破例动员。事实上,民工同志回家以后,他们带头参军,比在部队中即行入伍作用更大更好。” “民工同志的物质待遇,其随军民工队应与部队同志享受相等的待遇,短期常备民工队则斟酌满足其应有的需要。” “应把民工队视为部队的组成部分,他是有力的战斗结合,无论行军作战或整训期间,均应列入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项目之内。” “除生活上必须妥善照顾之外,应就可能,民工队和部队进行互相参加会议和互相汇报工作,互相照顾。” “战利品应适当配给民工同志,战斗紧急时,战士负伤,民工同志奋勇拾起武器加入战斗,应即批准,但应特别加以指挥,关心其突进,以减少伤亡,以表现部队对民工同志的特别关切等。” 那年那月,车轮滚滚,解放区民工的支前队伍硬是以浩浩荡荡的小推车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各式陆海空交通装备。
1947年,美国女记者贝蒂·葛兰恒(BettyGraham)采访山东解放区,支
海天历史
2025-02-01 10:32:31
0
阅读:209
双飞翼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