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看唐探,越看越沉默
唐探1900 影评 唐探系列 观后感
昨天看的电影,看完就和朋友讨论了,但是后劲一直在。
很沉重的年份,1900,是八国联军侵华,是《辛丑条约》签订,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是中国抬不起头的百年近代史中的最沉重一击。
就像我和朋友说的,电影里面充满讽刺的对比:
1.大清官员费大人奉命去美国捉拿革命党人,在美国联合了外国人一起追杀,结果在准备活埋阿鬼和秦福和一个革命党人的时候,突然有个外国人报喜,说弟弟参军冲进中国啦,听说那边遍地是黄金!他们是高兴的。
而费大人的手下来报信,说八国联军冲进北京了,珍妃殒命,皇帝和老佛爷生死不明。他们是悲痛而无措的。
与此同时,外国人在用英语在那狂欢,要把紫禁城的宝物都抢走,要睡皇帝的老婆……
最后,费大人射了小刀,杀了一个洋人。低了一辈子的头,抬起来了;进入美国就跪了的骨头直起来了。他割了洋人的喉。
2.白轩龄在面临审判、要收回他保护的唐人街的法庭之上,说美国法律说人人自由平等,却没有问任何一个华人,就宣布了排华法案。
而历史书上记叙的美国强盛的历史进程背后,是被欺骗被拐卖的华工、黑奴,他们的故事字字泣血。
白轩龄还是败了,哪怕我们有证据,哪怕我们是正义的。但是在1900年,正义是什么?强国说的才是正义。
3.美国人在原华人缫丝厂的土地上,雇了长辫子的中国劳工挖石油。美国上流人士坐得远远的,女士们抱着干净的小狗,他们穿着体面干净地坐在高台之上。石油喷出的瞬间,他们举杯欢庆,而劳工赤膊,身上脸上全是石油,无措地站在喷射的石油之中。
4.最后的最后,白轩龄去找美国人(忘了名字)的那天,在长桌边侍立倒红酒的还是中国人,长辫子的中国人
看到有人说,这部电影偏重爱国,应该国庆上映。我想,春节上映也许是因为春节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节日,但它经历了古代的兴旺,经历了近代的蒙灰,重新在新中国、在新时代迎来更繁荣、更昌盛。
近代史是悲壮的,学历史的时候一直在叹惋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叹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叹息中国落后,害怕看到课本上一次次出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字眼。但是,国人的脊梁没有完全弯下去,为什么中国是半殖半封,因为虽然千千万万个革命者在挽救中国的历史上倒下了,又有千千万万个革命者从鲜血中爬了起来。
中国要更强大,大英博物馆泣血的国宝也许才能早日回家。[合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