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刷两日差评,我仍踏入了《封神2》的影院……首要明确,它无疑是一部达标的爆米花商

梨评八卦 2025-02-01 03:17:23

连刷两日差评,我仍踏入了《封神2》的影院……

首要明确,它无疑是一部达标的爆米花商业电影,且巧妙融入诸多cult片元素。纣王与妲己全程弥漫着僵尸般的鬼气森森,此为cult,我欣赏;将质子塑造为蛊兵的创意,同样cult,亦合我口味;闻太师祭台上作法,其手势、刻有“目”字的铜镜法器,皆充满cult风味,我甚喜爱!至于殷郊那有趣的法相,尤其是三头分管三种情绪(🙂正常头+😩emo头+😡愤怒头),更是cult得让人爱不释手,这设定满是可挖掘的梗。尽管它像是资金短缺的半成品,但还是要感谢那些屏摄者,或许是我刷得太多,已产生免疫。

商业大片力求包容更多观众,而cult片则小众且具冒犯性。两者结合,天然形成对冲,喜爱者会钟情,厌恶者会排斥。

众人吐槽,我深表理解——

封1因无预期而惊喜连连;封2则因预期过高,一旦未达预期便遭反噬,再次印证电影创作的木桶理论,作品常受短板制约。

封1催生了各支线粉丝:

姬发粉见其0成长,倍感失望;哪吒杨戬粉因高光戏被删,心生不满;殷郊粉面对法相特效,亦觉遗憾……

我非任何一派粉丝,仅钟情于封神所构建的综合世界,故观影时颇为愉悦——虽不可细究,确不如封1耐人寻味,于我而言,也绝非烂作。

剧本最大弊病在于打点。直至结尾,姬发的武王属性应已觉醒,观众亦应认可其天下共主之位。然而正片却止步于邓婵玉之死,姬发成长线近乎为零。开场时,姬发可优柔寡断,但结尾务必展现成长,如同封1中从崇拜到识破纣王的转变。可惜此部中,姬发毫无变化。这意味着,观众完全可跳过第二部直看第三部。电影做到了承上,却未启下,这也是第二部收尾与彩蛋不如第一部引人入胜的原因。

关于争议颇多的姬发刺闻仲却刺不下去的情节,无需过度解读为电车难题。电影应回归电影技巧本身——「最后一分钟营救」。稍有编剧、剪辑、电影史知识的人皆懂,此part是典型的商业电影最后一分钟营救桥段。遗憾的是,编导此次失手,既未展现姬发成长,还对其人设造成损害。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梨评八卦

梨评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