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唯一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15年用这句话形容中国,他还直言,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国家,他们竟然都能一致认为他们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 基辛格这句话的弦外之音究竟是什么? 难道我们真的是在“伪装”吗? 我想,这“伪装”二字,并非贬义,而是点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本质区别: 我们身上,除了国家的属性,还叠加了一层更加古老、更加深远的文明印记。 这文明就是深植于我们骨髓的基因密码,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也影响着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这种文明的印记,最显见的莫过于我们那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观念。 这份集体意识,并非强加于人,而是源于我们对共同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 我们习惯将个人融入到集体之中,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西方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截然不同。 这份集体意识,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它既能凝聚我们渡过难关,也能指引我们走向共同的未来。 回溯历史,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远非一帆风顺。 我们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苦难。 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我们都能凭借自身的韧性,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来,不断地浴火重生。 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也从历史中获得启示。我们明白,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文明的底色,也决定了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我们不是那种喜欢“耀武扬威”的民族,我们推崇“和而不同”,主张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竞争。 我们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性。 我们相信,唯有平等相待,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也许有人会质疑,难道中国就没有任何问题吗? 当然不是。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矛盾的复杂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难题。 我们不应该沉浸在历史的光辉中,而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 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也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 我们承认两国之间存在分歧和竞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彼此关系,在对话中增进了解,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基辛格的这句话,不应该被解读为一种褒贬,而应该被视为一种提醒。 它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宏大的视野,去看待中国这个文明的载体。 它也提醒世界,要打破固有的偏见,去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正在崛起,并试图以自己方式,为世界贡献力量的东方大国。 我们希望,世界与中国的对话,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坦诚,也更加富有建设性。
特朗普团队真的病的不轻,西医、中医都无法医治了!
【21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