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一考生高考作文的字迹无人能认,经专家鉴定,发现他居然用甲骨文写作

论芸有事 2025-01-31 15:56:59

2009年,四川一考生高考作文的字迹无人能认,经专家鉴定,发现他居然用甲骨文写作文,分数最后只得6分,四川大学不计前嫌破格录取,可导师却直言:宁可辞职也不教他。 这个奇才就是黄蛉,当时的语文高考阅卷组发现之后,发现此文虽然全是古文,但细读发现并非胡诌,而是有一定古文知识水平的人才能写出的。 但即便如此,黄蛉的作文仍然是偏题了,并没有围绕当时高考作文题目来写,所以当时的阅卷组无法给予该考生高分,经过商议后,最后给黄蛉的作文批了6分。 此事传出后,被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表示不应该给黄蛉批这么低分,毕竟能够用古文来写作文的考生肯定有其过人之处,这低分会让其错失考上大学的机会。 这奇才也算是一个深造古文的好苗子,若好好培养,能够将古文字文明传承下去,甚至还有一些网友把这篇作文传的神乎其乎,并表示这是当年最牛的高考作文。 阅卷组表示此作文不仅用了甲骨文,还用了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不仅字句通顺,还书写工整,该考生的古文水平造诣可见非常。 但也有一些老师觉得这种考生就是在钻空子,走“歪门邪道”,不好好注重文章内容,反倒想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法子来考试,如果一旦给这位考生开了口子,予以高分会导致众多学子都学他。 而且黄蛉当时已经是复读,想考一本的,但考一本在当时那个年代并非易事。 此前,黄蛉得知复旦大学曾破格录取过一个三轮车夫当研究生,原因是因为该车夫在甲骨文上造诣很深,黄蛉这才决定铤而走险写一篇甲骨文作文。 但黄蛉当时的高考分并不高,仅428分,即便该作文拿到了较高的分数,也难以被好的大学录取,他自己也主动联系过几所省外高校,但都被拒绝了,不过好在也是有伯乐发现这匹“千里马”的。 四川大学和西南财大认可黄蛉的古文水平,决定破格予以录取,西南财大甚至愿意免除他的学费,但西南财大没有古文方向的专业,黄蛉对财经方向并不感兴趣,只好选择了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为了培养好黄蛉,甚至还把一位早已退休了的老教授——何崝请了回来,何崝是当时川大的历史文化学院的优秀教授,其甲骨文造诣也非常高。 何崝当时返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黄蛉,但没成想没过两年时间,何崝就决定辞职,原因是因为黄蛉本人不仅浮夸,而且极其不靠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教他。 黄蛉上大学后得意洋洋,不专心于学习古文,对古文更是一知半解,自视清高,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腹中没有什么真才实干,还不屑于学习基本功知识的黄蛉让何崝非常不满,何崝表示黄蛉根本不适合做古文学者! 这名奇才虽然有其独特的特长,但却没有踏实、谦逊的品质,没有一名学生该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 本就没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还不好好脚踏实地地学习,也算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可见当今学子光是有独特才干也不行,还得有能够脚踏实地学习的耐力。 信源:成都晚报2011-11-05《川大教授拒教甲骨文特长生》

0 阅读:65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