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医生在孤儿院发现,有80%的弃婴瘦的皮包骨头,甚至内部的器官和大便都能肉眼看出来,这医生随即变卖家产,竭尽全力拯救了2000多条生命! 2009年的中原大地,乍暖还寒,没人预料到,一场普通的义诊会改变这么多孩子的命运,更没人想到,这位老中医会为了他们倾尽所有,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2009年3月,春寒料峭,宋兆普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走进了当地一家孤儿院,这是一次普通的义诊,但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内心震颤。 数量众多的孩子,大部分都患有脑瘫,瘦弱不堪,奄奄一息,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即将熄灭的小火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从医多年,见惯了生老病死,但这些孩子的眼神,却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说什么,只是低调地开始了做慈善的旅程。 白天,他是医院的医生,处理各种病患;晚上,他来到孤儿院,用银针和医术,为这些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这样的日子,强度极高,他常常累到一夜白头,心脏也开始发出警报,每当看到孩子们逐渐恢复健康,他心里总是想,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孩子们康复后天真烂漫的笑脸,一声声稚嫩的“爷爷”,成为了他最大的慰藉和前进的动力,这些孩子对他来说特别重要,为了他们,他心甘情愿付出所有。 宋兆普16岁那年就开始跟随父亲宋金庚学起了中医,父亲医术一流,为人又特别正直,在村里人缘超好,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了宋兆普的医者仁心,也为他日后的大爱之路埋下了伏笔。 他不仅继承了家传的中医外科技艺,还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立志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医生。 四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基层,用自己掌握的中医技术,服务一方百姓,他不追名逐利,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感恩病人,好好救人”。 对于孩子们,他不仅仅是医生,更是“爷爷”,他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吃饭、穿衣,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呵护备至。 他将中医的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将这份仁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救助脑瘫儿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孩子们需要特殊的护理、康复训练,以及大量的医疗器械,这都需要钱。 宋兆普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帮助,他向医院的同事发起募捐,也向学校请求支援,希望能够募集一些旧衣物和书籍。 面对巨额的开销,宋兆普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几乎倾尽所有,他还四处借款,最终筹集到近亿元的资金,全部用于孩子们的救治和康复。 40多年来,宋兆普一直扎根在基层,服务于最需要他的群众,他从不收取挂号费,尽可能地为病人降低医疗费用,用最低的成本,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为了更好地救治那些被遗弃的脑瘫儿童,宋兆普在医院专门设立了诊疗室,免费为他们提供治疗和康复训练。 他深知,对这些孩子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天治疗,就多一分希望,他努力了多年,终于让医院成为治疗脑瘫孩子的指定医院,并且拿到了国家给的救助金,这多少减轻了医院的经济负担。 在宋兆普和团队的努力下,有800多名脑瘫儿童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这个数字承载着满满的期待。 这些曾经被遗弃的孩子,如今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玩耍,对宋兆普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他们一声声亲切的“爷爷”,所有的付出都显得微不足道,这些绽放的生命,就是他最好的勋章。 宋兆普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十五次远赴新疆,为当地脑瘫患儿提供医疗援助,并在当地建立了康复机构,填补了医疗空白。 他救治的患者超过百万,他倾尽所有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他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许多脑瘫孩子开启了希望之路,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医生的仁爱之心,一生奋斗,成就了无私大爱的佳话。
2009年,河南医生在孤儿院发现,有80%的弃婴瘦的皮包骨头,甚至内部的器官和大
大漠孤烟直哦
2025-01-31 14:18:00
0
阅读:209
阿拉
现代悬壶济世,好人啊
鞭长莫急
这才是真正的行善积德
开心每一天
国家的孤儿院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