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句话:“生养不是恩,托举和兜底才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几代人的托

茹铭课程 2025-01-31 07:47:16

最近很火的一句话:“生养不是恩,托举和兜底才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几代人的托举。有的父母情绪极其不稳定,自己工作有点挫折,到家看孩子玩很开心,会没好气的问:作业写了吗?如果没写,一个巴掌过来了,孩子说写完了,又会问:作业写完就完事了,不能再看看书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么就是打压式教育 "你别以为得了99分就高兴,人家有100的呢?"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家长永远不满意。家长振振有词:我是为了你更好。 长大之后孩子会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别人的一句话,一动作一眼神,能想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反思自己是不是让别人不高兴了?因为在他小时候的经历里,让别人不高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他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恐惧感一直会伴随一生。往好了说,这类小孩长大之后,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地自我成长,一点儿一点儿将身上那些被暴风雨侵袭的印记给消除的淡一些。别人家孩子在用这个时间发展自己,有父母托举是直路,没父母托举是弯路。等你绕出来弯路人家已经上了高速。这就是差距!人生有时候就输在了时间,一个时间段的延迟可能导致人生的失败。 养育孩子,经济上尽力,要求所有人一个经济水平是不现实的,但是精神上的托举却是每位父母都能给的,这托举往往比钱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现实是:有的父母对精神上的辅助却浑然不知。为什么要强调家风,家教?看看那些繁盛的家族,核心还是有个良好的家风。不要只看到谁谁是富几代,要清楚:富的背后是吃苦和父母的托举。 家长们,不要做摧残孩子的暴风雨,孩子像一朵花,每天被暴风雨侵袭,他可能长得拧巴怪异。做一个合理修剪的园林工。不要让孩子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个人认为“生养不是恩,托举和兜底才是”并不是宣扬孩子可以无视父母生养的付出,而是在告诉父母,要重视对孩子成长的辅助。尽力最美,双向奔赴成就美好的爱!

0 阅读:7
茹铭课程

茹铭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