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Deepseek真神 热爱写作,可自从AI流行后,我忽然发现,使用AI写文章

绮闲言 2025-01-30 22:35:52

这Deepseek真神 热爱写作,可自从AI流行后,我忽然发现,使用AI写文章,完全可以淘汰绞尽脑汁的我。 比如说,刚才看到老美华盛顿里根机场的空难事故,就提供了关键词,然后静等结果。 没想到的是,这转啊转,愣是没有结果。咋回事呢?不是出色的AI吗? 再认真看了看,才发现我使用的是最最流行的Deep seek。难道是使用人太多,宕机了?或者是被IP为老美的黑客攻击了? 不得而知,反正,据说在1月27日Deep seek开源模型R1 发布以后,震惊了世界,尤其是老美科技届。 由于Deep seek以560万美元不到的训练成本,仅仅凭借2048块H800集群上运行,55天时间,达到的效果与OpenAI不相上下。 一时之间,老美的AI大模型企业有点慌了。纳斯达克指数下降,芯片企业英伟达股价暴跌5900多亿,创下股市单日最大跌幅。 用世界领先的chatGPT创建者OpenAI公司发布的一个声明来说,中国公司“不断”试图利用美国竞争对手来改进其人工智能模型。 不过,Deep seek的这种“中国AI的拼多多式逆袭”,起初让世界惊讶,继而以美国开始,提出来质疑。 包括Deep seek到底使用了多少芯片,是否为英伟达最先进的?是否如Deep seek创始人梁文峰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使用了“蒸馏”技术?同时,什么国家安全,信息隐私,等都出来了。 不管咋样,这横空出世的Deep seek充分显示出,大国AI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有限,也体现出中国式应用的厉害。 说了半天,再回到我刚才输入的关键词后,等待的文章上,似乎有点悲观。起码,这转啊转,就是没有结果。 只是当我在豆包上,使用同样操作手法,很快取得了一篇“天空给的惨痛玩笑和教训”的文章。文章资料详实,风趣幽默,说实话,总结的几点教训,还是有道理的。 搞笑的是,豆包的文章,当我再次使用关键词输入Deep seek后,竟然这次不转了,很快出现一模一样的文章。 小心翼翼的比对了一下,的确如此。到此,我就纳闷了。这“金融天才”出身的梁文峰,进入AI界,也成“天才”了。 问题是,这样的成就有多少可信度呢?我就怕这Deep seek会如当年上海交大的“龙芯”一样,虚幻一场。

0 阅读:94
绮闲言

绮闲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