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伟达面临重大挑战的分析。 英伟达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竞争冲击,导致其

全产业 2025-01-30 09:11:13

关于英伟达面临重大挑战的分析。 英伟达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竞争冲击,导致其以 20 倍 2025 年预期销售额、75% 毛利率对应的天价估值难以合理维持。该公司在硬件、软件以及整体效率方面的“护城河”正在出现裂缝。 • 硬件:Cerebras、Groq 等颠覆性架构表明英伟达的互连优势并非牢不可破;Cerebras 的晶圆级芯片和 Groq 的确定性计算另辟蹊径。更关键的是,英伟达的大客户(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苹果)都在自研芯片,这些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金白银投了几百亿美元进去,像亚马逊给 Anthropic 建的 40 万颗自研芯片集群,随时可能动摇英伟达最赚钱的高端数据中心业务。 • 软件:MLX、Triton、JAX 等高层框架正迅速成熟,把 CUDA 仅作为可选编译目标,进一步冲击英伟达的垄断地位。要命的是,未来 LLM 也可以自动把 CUDA 代码移植到其他硬件上——CUDA 的主导地位就更难保持。 • 效率突破:DeepSeek 用约 1/45 的成本训练出世界级别大模型,说明行业普遍可能在大规模“浪费”算力。随着 COT 推理成为主流,对推理算力的需求会大涨,但新的高效硬件架构也在崛起。英伟达若想保持 90%+ 毛利率并不容易。 • 制造:TSMC 会给任何有钱的客户代工最先进芯片,这本质上削弱了英伟达的工艺垄断。只要有能力挖到英伟达顶尖芯片设计师,并给足资源,2-3 年就能做出足以匹敌甚至超越 H100 的定制硅。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最终会绕过那些可以带来“超额”利润的壁垒,想方设法消解它。眼下英伟达看似四面楚歌:Cerebras、Groq、各大云厂商自研、通用 AI 框架抽象化、DeepSeek 效率革命……无论哪一路成功突围,都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英伟达当前的增长预期或利润率。而英伟达的估值似乎并没有反映这些潜在风险。在目前这般高估值下,任何一个环节的小小变数,都足以让英伟达的股价面临显著下行压力。

0 阅读:7
全产业

全产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