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北京的一个女会计刚从银行取完钱,正在返回单位的路上,一个骑车人突然从

就去看看吧 2025-01-29 23:44:15

1965年,北京的一个女会计刚从银行取完钱,正在返回单位的路上,一个骑车人突然从后面靠近,用哑铃重重砸向她的头部…… 1965年12月2日上午9时,北京市某畜牧场的年轻女会计许某像往常一样,前往海淀区公主坟银行提取全厂工人的工资。她仔细把钱数好,一共6662元3角6分,装进书包后离开了银行。许某步行返回单位,路上行人稀少,但她从未觉得不安全。然而,这次她却没有那么幸运。 当她行至半路时,一个骑车人突然从后面靠近,用哑铃重重砸向她的头部。许某顿时天旋地转,倒在地上。等她清醒过来时,装着钱的书包已经被抢走,地上只留下一只铁哑铃和骑车人匆忙逃跑时丢掉的一个包袱。包袱里的一件铜色棉衣成为了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 这起抢劫案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6000多元钱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一个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北京市公安局立即向市委、公安部等上级部门作了汇报,并将此案定为特大抢劫案。 主管领导亲自指挥侦破组开展工作,同时号召各级党委充分发动群众查找线索。短短几天内,侦破组就收到了1800多条线索和信息。在分析现场遗留物时,侦查人员发现那件棉衣的铜色并非本色,而是由驼色浆染而成的。于是,他们开始在全市洗染行业展开调查。 12月7日,侦查员在某洗染店查出重要线索:1964年10月18日,一个名叫许久峰的人在该店洗染过两件拆洗的咔叽布棉衣布料。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许久峰送去洗染的棉衣布料中,有一件是其大儿媳的。而许久峰的大儿媳的丈夫,正是花继皋。 花继皋的年龄、身高等都与作案人特征接近,且案发时他请假在家养病,有作案时间。侦查员拿出棉衣请花继皋的同事辨认,都说像是花继皋穿的那件。与此同时,花继皋也在忙着掩盖罪行。他来到百货大楼准备买件相同颜色的棉衣,但这里的棉衣都是长款的,他只好买了一件长款的,然后拿到西城区护国寺大街的一个缝纫铺要求改成短款的。缝纫铺的师傅早接到了公安机关的通知,于是立即报了案。 花继皋意识到自己即将暴露,于是选择了逃跑。北京市公安局一面在全市搜查,一面请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下发通告,防止花继皋非法越境。12月31日,广西梧州市某旅店的服务人员发现一个住店人与通报上的那个抢劫作案人相符,立即报了案。已经准备好偷渡过境的花继皋被抓获,同时缴获了他企图偷渡用的胶皮管、气袋、指南针、地图等工具以及部分赃款。 经过审讯,花继皋交代了他的犯罪动机和作案过程。他原本有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但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出了事故后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他从杂志上看到了有关仿生学的介绍,认为这是个新领域,别人不见得比他懂得多。于是,他想试制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的电脑和一种能够翻译几国文字的“通译机”。然而,科学上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花继皋找不到通向成功的捷径,灰心丧气之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966年3月31日,花继皋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这起特大抢劫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0 阅读:48
就去看看吧

就去看看吧

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