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会较多,聊聊喝酒的几个常识话题。
1.喝酒脸红本质上是基因缺陷引起的,而练酒量无法弥补基因缺陷。
乙醇主要是在肝脏代谢,第一步是乙醇被代谢成乙醛,第二步是乙醛被代谢成乙酸,第三步是乙酸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整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步里面的乙醇脱氢酶(ADH)和第二步里面的乙醛脱氢酶(ALDH)(图1)。
这里主要说说ALDH。
不少东亚人都无法将乙醛迅速代谢掉。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个突变是位于12号染色体的ALDH2*2(Glu504Lys,下面简称ALDH2*2)。携带一个ALDH2*2 基因的人(杂合子),酶活性只有正常的6%左右;而两个基因全是ALDH2*2的人,酶活性几乎为零。
对于后者来说,喝酒几乎是一杯倒的事情,因此这部分人一般滴酒不沾。容易出问题的是杂合子,这部分人也是最危险的饮酒者,虽然乙醛对他们的伤害很大,但由于体内仍然有一点酶活性,因此可能会没有自知之明地勉强自己去「练酒量」。
携带ALDH2*2杂合子的人群,长期少量喝酒的话,食道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8倍;而若是长期酗酒的话,这个发病率飙升至114倍。中国人携带ALDH2*2的比例非常高,大约有18%的中国人携带这个基因,其中最高的是广东的汉族,高达31%,而在欧美白人里面,几乎没人携带这个基因。
2. 再看一下国内不同民族的数据。
总体来说,北方人比南方人能喝,少数民族比如藏族、蒙古族、彝族等战斗力较强,岭南汉族和东南汉族垫底(图2)。
所以,广东和福建的汉族朋友可能是中国酒量最差的人群。
ALDH2不仅仅与乙醛代谢相关,它也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甚至药物代谢相关。
携带ALDH2*2的人群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提高,并且会抑制硝酸甘油在体内的生物学转化。简单来说,心绞痛的常用急救方法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其扩血管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但携带ALDH2*2的心绞痛患者由于酶活性降低,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有效率和迅速起效率均显著低于不携带这个变异的人群。
如果你携带ALDH2*2的话,酒量是不能练的。因为你的大脑也许可以逐渐耐受喝酒所带来的各种反应,比如以前一杯倒,喝了十年之后可以坚持喝三瓶才吐,但是你的胃、食道、肝脏等诸多器官都在日复一日的遭受乙醛和乙醇的破坏,因为你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但可能大家还有一个疑问,这个基因「缺陷」为啥在进化过程中没有被淘汰掉?
根据目前的研究,可能原因有几方面,比如即使一个基因突变对个体健康有害,只要它不减少存活后代的数量,它也会被保留;再比如古代酒的产量少、酒精度低,ALDH2*2的劣势并不明显;还有这个突变可能会阻止携带者去酗酒,从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等。
其实有一个基本道理大家要知道——自然选择的方向通常并不是为了个体的健康长寿,而是为了成功繁殖。总体来说,至少在古代,ALDH2*2并不是那么需要被淘汰的一个基因突变。
3. 但正是因为自身酒量不行,但又有许多场合不得不喝酒,所以很多人热衷于寻找「解酒药」。
临床上有个解酒的叫做美他多辛,这个是处方药,其原理之一是增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速乙醇和乙醛的代谢,可以将健康人群的乙醇半衰期从6.7小时缩短为5.4小时。注意这主要是稍微减少酒精对你的影响,减轻一点对肝脏的损害,
另外还有个药叫做盐酸纳洛酮,这个算是「醒酒药」,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其原理是特异性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
上面这两个药都没法让你千杯不倒,而是用于你酒精中毒之后的急救。
而网上五花八门的解酒药特别多(包括日本药妆店里的),但都不靠谱。比如有的是保护胃粘膜的,降低酒精在胃部的吸收,有人说喝酸奶,有人说喝酒前多吃菜,但是都没有证据证实有效。我们以前在上急诊科学时,主任提到过一个办法是喝酒前吃思密达(蒙脱石散),原理差不多,但我没试过,个人观点不一定有效。
再比如各种「护肝药」,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如姜黄素)和谷氨酰胺、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这也是日本各大解酒药主要含有的物质,但它们对预防肝损伤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也不能提高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或数量,无法增加酒精代谢率。
所以无论网上能买到的、还是日本各大药妆店里的解酒药,实际作用可能更接近安慰剂。
4. 另外再说一下「头孢不能配酒」。
这算是个常识,这个常识不一定全对,但是对于一般人知道这个就足够了。
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在于,一部分头孢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这个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蓄积,产生了类似用戒酒药(双硫仑)的反应,类似只喝了一点酒就醉得非常难受。
但是不是所有的头孢都含有甲硫四氮唑,比如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就没有,但是仍然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因为它们的化学结构可能在体内转化为类似甲硫四氮唑的产物。
另外也不一定要头孢配酒才会出问题,像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藿香正气水等药物中也含有酒精。而且也不是吃头孢当天不喝酒就行,一周内喝酒都可能有风险。
5. 所以对于喝酒容易脸红的朋友来说,还能喝酒吗?
大家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在我们一生中,有不断暴露各种危险物质的风险,比如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再比如烟草、紫外线和酒精等,包括一些食物也存在健康风险,比如高糖或高脂肪的食品、熏肉制品等,只要你是正常生活,就不可能断除所有风险。
关键在于识别哪些物质有风险,不要经常作死,特别是不要影响到身边的家人。对于不少朋友来说,偶尔小酌几杯、或者和朋友聚会适当喝点酒可以心情愉悦,自己明白风险、掌握好饮酒尺度即可。我们强烈反对的是酗酒,以及各种强迫他人喝酒的「酒桌文化」。
最后,你不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基因检测,日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这个简易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8%。
-第一个问题:你喝完一杯啤酒(大约180mL)后,会不会很快出现脸红(参考图3)?
-第二个问题:在你开始喝酒后的头几年,你有没有问题一的情况?
如果这两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你的答案是「YES」,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是ALDH2*2携带者。比如我本人就是,我也通过基因检测确认过这一点,我的酒量极限就是两瓶啤酒,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酒精摄入量。
所以如果喝酒脸红的话,不要盲目练酒量,这是刻在你基因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