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始于公元25年,刘秀在鄗城称帝,以两万兵力击败王莽四十万大军,被誉为“位面之子”。刘秀在位时推行减税、整顿官员等政策,开创“建武盛世”。其子刘庄继位后,继续推行有利政策,加强教育、中央集权及农业水利建设,迎来“明章之治”。然而,汉章帝后,东汉逐渐衰落,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之手,社会矛盾加剧。至汉灵帝时,政治黑暗,发生“党锢之祸”,宦官专权。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重创东汉,地方军阀崛起。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汉献帝,掌控大权。公元190年,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开启军阀混战。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内斗,汉献帝在曹操帮助下迁至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三国时代开始。汉献帝虽被贬为山阳公,但逝后获魏明帝按天子规格办丧。东汉兴衰表明,国家强盛需明君与良制并重,政治腐败、权力集中则致国衰民乱。东汉历史为后世提供治国理政之鉴。
从位面之子到傀儡皇帝
靓仔观史
2025-01-29 14:44:50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