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骗了我们所有人!”2008年,中国在基建方面投入8.5亿元,成功炸平了65座山,建成了一个吞吐量极低的机场,美国专家看到这一结果后,气得无能狂怒。 高山变平地,平地变机场!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但中国却真正的做到了,更是告知了世界: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盖的! 2013年12月,天气异常寒冷,可众人的心却暖洋洋,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中国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河池机场迎来了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首次试飞! 一架崭新的飞机缓缓出现在众人面前,降落在那片由险象环生的群山改造成的平稳跑道上,所有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飞机,待飞机慢慢起飞时,众人更是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喘,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 “快看,快看呐,飞机成功起飞了,我们成功了,首次试飞成功了,河池机场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那一刻,看着飞机行驶在天空中,在河池机场的上空徘徊一圈又一圈,众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只因为河池机场的修建实在是困难重重。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2年,当时,中国的工程专家看着高山林立的崎岖山地,脑海中浮现一个伟大的构想:将高山变为平地,让平地成为机场! 这个想法无疑是大胆的,更是破天荒头一遭,毕竟在高山上建设一个机场,别说实施了,就连这个想法,世界上各国都不敢想,可中国不仅敢想,还敢做,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做成功了! 机场的选址一般都是平坦、广袤之地,在高山上建机场有些匪夷所思,工程专家们为何会提出这样的构想?实际上,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带动广西、贵州、云南三个省份的经济发展。 专家们将机场的选址定在河池,可河池是一个什么地方,高山林立,重峦叠嶂,甚至有时不见天日,足见河池“天险”。 这样的地理位置,修建机场,不合适,成不成都是需要考虑的难题,若是成了,一切皆大欢喜,若是不成,那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简直是不可估量。 “找不到建造机场的平地,干脆我们就造一片平地出来!” 中国的工程专家们想法一致,经过反复的勘探和论证,一个大胆的方案形成了:改造山体,建造一块足以容纳机场的平地。 方案制定了,可过程却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削平65座山峰,这无疑是难于登天,但中国的工程专家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干成。 2008年,这个筹谋了数年的方案、计划终于开始实施,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工程专家们想到了建造机场所要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难题,并罗列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只是纸上谈兵易,真正实施难,分区爆破,光是这一点,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这也是高山变“平原”的重中之重。 爆破的范围和强度需要精准把控,既要做到削平山峰,又要做到不损伤山体的根基,否则就是前功尽弃,困难接蹱而至,山峰削平的同时,还有深度超过百米的山谷,这些山谷需要填充,如何做到? 为了保证地形的稳固,填充土方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难题,精准计算之后,工程专家们得出了需要填充土方的数量,高达1260万立方米,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工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设计、削平、填土等一系列的步骤之后,原本的高山变成了“平原”,河池机场的选址终于实现,接下来就是如火如荼地建造机场。 紧接着就是解决复杂地形带来的气流扰动、保证乘客的便利性、保证机场的结构稳定…… 这些问题统统解决之后,总花费高达8.5亿元,机场终于完工,开启了试飞,这是工程专家们多年的努力,试飞的那一刻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河池机场圆满完成试飞。 这项工程对于中国而言又是一项“奇迹”,同时,这座民用机场也在军事战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南海周边地区的空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美国专家在得知中国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十分愤怒,这才有了开头一幕,那么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4-08-29——河池机场正式通航 开山辟地建成"山顶航母"
“中国骗了我们所有人!”2008年,中国在基建方面投入8.5亿元,成功炸平了65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5-01-27 16:55:42
0
阅读: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