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成分论之后,率先考上大学的人群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此前所谓成分高家庭的子女。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且有着积极意义。 过去,成分高的家庭经济条件往往比较优越,这在教育投入上优势尽显。当别的孩子还在为几本课外辅导书发愁,他们就能请得起一对一的家庭教师,精准辅导孩子功课,查漏补缺,攻克难题。假期里,这些家庭的孩子还能参加各类拓展知识的兴趣班,比如外语口语班、科学实验兴趣班,丰富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为高考综合素养的考查打下基础。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成分高的家庭通常文化气息浓厚,家里藏书丰富,父母也爱讨论文化、艺术、历史等话题。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对学习充满热情,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他们会在家庭讨论中锻炼思维能力,面对难题时也能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自然高。 另外,这些家庭的社会资源丰富,能给孩子带来更多见识。他们有机会参加高校举办的学术讲座,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研究;还能通过人脉结识各领域的专家,得到专业的学习建议和职业规划指导。填报志愿时,家长凭借丰富的社会阅历,能帮孩子分析各个院校和专业的利弊,选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向,增加录取几率。 从教育理念上看,成分高的家庭更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他们不把成绩当作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而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孩子在参加公益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科技创新比赛里锻炼动手和创新能力。这些经历不仅能写进高考的个人履历,更让孩子在高考选拔中,凭借独特的个人经历和综合素质脱颖而出。
取消成分论之后,率先考上大学的人群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此前所谓成分高家庭的子女。这
荣荣评趣
2025-01-27 16:25:2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