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历史书,也可以很精彩

迈凌聊文学 2025-01-27 16:09:30
春节必看书单100 接连读了几本李伯重的书,算是被彻底圈粉了。这位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写的文章,视野开阔、视角独特,语言功底深厚,有上一代大家的余韵。专业的书,读起来却非常过瘾。 在《江南之外》一书里,李伯重提到一个观点,就是以大视野关注小问题。有些在持“中原中心观”的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件,转到全球史的视角来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永历西狩”。 1646年永历帝在广西即位,小朝廷不断西迁,先迁到贵州,又迁到云南,最后到国外,这个过程就叫“永历西狩”。这件事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一定知道。大家普遍认为明朝到1644年就结束了,南明的弘光朝也很快就完了。作为最后残余势力的永历政权,在各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换到全球史的角度来看,“永历西狩”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 清朝八旗、降清的明朝残余势力、大西军余部、安南、暹罗、日本、葡萄牙等政治军事力量,都交织到了“永历西狩”这一事件中。上述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又代表着各有特色的文化彼此冲突、相互融合,深刻表现了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东亚世界文化的大变动,揭示了17世纪全球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永历西狩”通常被视为史学研究中的“小事件”,却从中清晰地看到明清易代前后的全球史发展变化的“大历史”。从一个“小事件”中看到“大历史”。这也是作者一再强调的把中国史研究放到全球史研究的框架内,对深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经济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充分和可靠的资料基础之上,要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证,论从史出。但研究近代以前的中国经济史,在面临史料不足的情况下,作者提出要在尽量搜集、发掘各种史料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微观”研究。在做了相当数量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再做关于全国性的“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只要做得足够好,也能变成未来宏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几十年来一直主要做江南经济史研究。 但要更好地研究江南,就必须对江南之外的情况有更多了解。本书收录的就是他在江南经济史之外,写的关于经济史理论和中国整体或者中国其他地区经济史的文章和翻译的一些相关著作。正如作者所言,这些作品,有助于年轻学者开阔眼界。 读毕,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更为感动的是他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