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国民党高官郑烈急着带全家飞往台湾避难。飞机即将起飞,郑秀却突然发火,质问父亲:“你不是说通知家宝了吗,他人呢?”家宝,其实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本名,他曾是郑秀的丈夫。
那时,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国民党败局已定。郑烈为求自保,决定举家迁往台湾。临行前,他拍着胸脯告诉女儿,已经通知了曹禺。然而,曹禺却未在机场出现。郑秀失望又生气,质问父亲为何言而无信。郑烈红着脸,小声嘟囔说可能曹禺那边有点急事给绊住了。
郑秀心里明白,这“耽搁”里头的水深着呢。虽然她和曹禺已经离婚,但心里那份挂念却如同老树根一样拔不掉。她颤抖着声音问父亲:“你咋不直接跟他说呢?”郑烈叹气说时间紧任务重,只能这么办了。但郑秀不买账,火气直往上冲:“你就是光顾着自己安全,压根不管别人心里咋想的!”
郑烈被噎得说不出话,木已成舟,无法回头。飞机轰鸣声越来越响,像是在催他们赶紧登机。郑秀瞅着窗外,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和曹禺的甜蜜日子,那些温馨场景就在眼前晃悠,却又好像隔了十万八千里。
最终,郑秀还是跟着家人上了飞机。她知道,这一走,可能再也见不着面了。飞机升空,郑秀透过小窗户瞅着越来越远的地面,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曹禺这个名字,成了她心里一道又深又难忘的印记,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