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死于沙丘,赵惠文王假意流泪道:“主父死了,都是寡人的错。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死于沙丘,赵惠文王假意流泪道:“主父死了,都是寡人的错。”公子成问道:“大王,主父是窝藏反贼的要犯,不必自责。是否向天下诸侯发讣告?”赵惠文王泪流满面答道:“主父是我的父亲,我必尽孝,传命厚葬。” 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赵雍,赵肃侯赵语之子。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魏国联合五国攻赵,年仅15岁的赵武灵王镇定应对,命令五国退兵,成功保卫赵国。此后,他坚决拒绝魏国相国公孙衍的邀约,不接受“称王”之位,始终认为赵国实力不足。 赵武灵王通过精明的外交手段,扶立了燕昭王和秦昭襄王,成功扩大赵国的影响力。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派使臣楼缓,推动秦国立赵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昭襄王,进一步巩固了赵国的外交地位。 然而,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的尝试并不总是顺利。他多次出兵北方对抗游牧胡人,屡遭失败,最终采取胡服骑射的改革,依靠胡人骑兵极大提升赵国的军事力量。赵武灵王也曾因战事繁忙而忽视家庭,导致王后吴娃临终时提出立赵何为太子的请求,赵武灵王答应了她的要求。 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与秦国的互动中,假扮使者深入秦国,观察秦国情况,却因秦昭襄王察觉而匆匆撤离。次年,他通过战争成功灭掉中山国,将其并入赵国,显示出强大的扩张能力。 然而,赵武灵王在处理王位继承问题时却犯了致命错误。公元前295年,他计划将赵国一分为二,立赵章为王,却遭到辅佐大臣肥义的拒绝。赵武灵王将此事告诉赵章,导致赵章心生怨恨。此后,赵章联合田不礼发动政变,结果肥义被杀,赵章被赵武灵王的部下公子成所杀。 赵武灵王最终被软禁在沙丘三个月,直到饿死。赵惠文王得知父亲死讯时,才痛哭并下令厚葬。赵武灵王虽然开创了胡服骑射的强国之路,却因继承人问题和内政不稳,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13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