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火车站,吴樾行刺失败,一名清军抓着他的辫子,正被清理出车厢,镜头中的他非常惨烈,不仅身体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而且手足齐断。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八国联军的铁蹄刚刚碾过北京城,一份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再次让这个古老的帝国蒙羞。在租界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一股新的革命思潮正悄然兴起。 1903年,由章士钊主笔的《苏报》在上海英租界横空出世,这份报纸刊登了邹容的《革命军》,第一次公开呼吁推翻满清统治。清政府对《苏报》的言论极度恐惧,不顾租界规定,派出军队突袭查封了报馆。
租界里的中外人士纷纷站出来声援被捕人员,这场官司最终在租界法庭依据西方法律审理。清廷只能作为原告参与诉讼。 《苏报》案的审判结果震动了整个中国,大部分被告无罪释放,仅有少数人被判入狱。 1903年11月,革命党人万福华在上海刺杀广西巡抚王之春,虽然行动失败,但这次刺杀拉开了晚清暗杀运动的序幕。从此,各地的革命志士开始以暗杀作为对抗清廷的重要手段。 吴樾在这个背景下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出身安徽桐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普通的衙门小吏,后来弃官经商。 吴樾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但他对科举制度并不感兴趣。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彻底放弃了通过科举入仕的想法,选择跟随父亲经商。
经过一番思考,吴樾考入了清政府新办的保定高等学堂。他接触到了大量新思想,开始系统地学习外语、化学、物理等新式学科。他在学校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并创立了北方暗杀团,开始专门策划对清朝权贵的暗杀活动。 后来,吴樾的北方暗杀团被革命领袖蔡元培吸收进了光复会,结识了陈天华、秋瑾、陈独秀等一批著名的革命志士。 1905年,慈禧太后下令派遣五大臣出访欧洲考察宪政,准备在中国推行立宪制度。 这五位大臣分别是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和绍英,他们都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新任命的重臣。 清廷表面上说要考察宪政,实际上却拒绝了全国各地要求加入开明人士的请愿。五大臣的出访,不过是一场拖延时间的政治表演,目的是缓和革命党人的攻势。 这次欺骗性的考察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恰好革命党人杨毓麟被选为五大臣的随行翻译,这让革命组织得以掌握考察团的详细行程。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革命党人立即开始策划刺杀行动。为了完成这次行动,杨毓麟通过在英国的关系购买了威力强大的炸药。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他们只能制作出撞针式的炸弹,这种炸弹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在芜湖长街科学图书社的楼上,革命党人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吴樾和赵声两人都主动请缨要执行这次刺杀任务,他们在陈独秀的见证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角力。 最终,这个危险的任务落在了吴樾身上。在行动前,吴樾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 秋瑾原本计划在行动时负责接应,但因为另一位革命党人徐锡麟在安庆准备起义,她不得不回到南方去协助。在临行前,吴樾和秋瑾互相勉励。 为了确保行动顺利,吴樾和同伴多次前往火车站踩点。他们仔细观察了站台的布局、警卫的部署,以及五大臣可能的行进路线。
在行动的前一天晚上,吴樾和几位革命同志聚在一起,谈论理想和未来。他们一直谈到深夜,讨论着如何才能让中国摆脱满清的统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1905年9月24日,正阳门火车站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官员。15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内,清廷各级官员为五大臣送行,整个站台戒备森严。 吴樾身着侍卫服装,将炸弹固定在身上,成功混入了车站。他穿过层层盘查,一直走到了第四节车厢,这里是五大臣侍从和守卫们的专用车厢。
在与守卫交谈时,吴樾的安徽口音暴露了身份。当时北京的侍卫和随从大多说一口地道的京腔,吴樾虽然自称是从安徽来的新人,但还是引起了守卫的怀疑。 就在守卫们盘查吴樾身份的关键时刻,火车突然启动。车厢的晃动让吴樾失去平衡,身上的炸弹意外引爆,巨大的爆炸声震惊了整个车站。 爆炸造成第四节车厢严重损毁,邻近的第三节车厢也受到波及。五大臣中,邵英伤势较重,戴鸿慈和端方受了轻伤,其他人则安然无恙。 在混乱中,张榕迅速离开了现场,销毁了所有与吴樾有关的物品。但不久后,他还是被官兵抓获。幸运的是,一位同情革命的狱吏帮助他逃脱,两人一起离开了北京。 慈禧太后立即下令加高颐和园的宫墙,并派侍卫日夜巡逻。 为了查明刺客的身份,清廷将吴樾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放在车站的玻璃匣中展示,并悬赏认尸。但是没有人站出来指认,吴樾的身份一直是个谜。 直到后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公开发表了吴樾的《与妻书》,世人才知道这位英勇的刺客就是吴樾。他的未婚妻严无畏在得知噩耗后,选择了自刎殉情。 吴樾牺牲后,他的著作《暗杀时代》在革命者中广泛传播。这本书中"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的豪言壮语,激励更多的革命志士投身反清斗争。孙中山对吴樾的评价是"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