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都是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即使看了内容,顶多看开头第一页,很少点展开看全文。
所以媒体报道,正常应该把精华内容先在开头简明扼要说出来。
结果很多媒体开头全都是外媒提问的“中方最近将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这种改变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
而很多人只看了外媒提问,没看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就开始阴阳怪气。
还有个例子。
我看了下,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标题都是《卢比奥改译“鲁比奥”说明他不再被中方制裁?外交部回应》
采用这样标题的新闻视频评论区,就一堆人阴阳怪气,说我们帮鲁比奥改名字,为了让他能来。
但另外一个新闻视频采用的标题是《美国务卿鲁比奥中文译名改了=不再被制裁?外交部:更重要的是英文名》
比如下面这个新闻视频采用这样的标题后,视频评论区阴阳怪气的人就少很多。
因为很多人是只看标题就开始高谈阔论了,所以新闻媒体报道时,一定得在标题把精华内容写出来。
外交部这个辟谣新闻,显然重点就是“外交部:更重要的是英文名”
但我看了下,大多数媒体的标题都没有把这个重点写出来,反倒是在标题把外媒的提问内容“卢比奥改译“鲁比奥”说明他不再被中方制裁?”写在标题最显眼位置,生怕读者不会误会一样。
比如我随便搜了下,第一页的新闻里,只有一家媒体是在标题写了“译名更改不影响制裁立场”
其他媒体都不在标题把外交部的辟谣内容写出来,只简单写了“外交部回应”,而标题内容基本就是在传播谣言,虽然加了个“问号”,但显然从传播效果来看,造成的结果就是,外交部的辟谣新闻,经过媒体报道后,反而让更多人被谣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