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偷偷回到大陆。哪曾想,宾馆老板突然叫她一声:“白小姐!”白先慧睁大眼睛,赶紧说:“我,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回来探亲…… 在台湾,白崇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住所被重兵把守着,每天的行动都受到严密监视。 蒋介石剥夺了他一切军权,只给了他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虚职。 他的行动被严格限制,就连外出都要事先报备。见客也受到监控,生活中的一切都在特务的眼皮底下。 1965年,一个消息让白崇禧的内心受到极大震动。他的老搭档、桂系领袖李宗仁从美国回到了大陆,并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 这个消息也让蒋介石坐立不安,他担心其他将领会效仿李宗仁。对白崇禧的监控变得更加森严。 1966年,白崇禧因心肌梗塞在台北去世。按照他的遗愿,家人为他选择了一个朝向大陆的墓地。 二十年后的1986年,一部名为《血战台儿庄》的电影在大陆公映。影片真实再现了1938年那场惨烈的抗日战争。 这部电影中,白崇禧指挥国民党军队英勇抗击日军的画面让观众动容。影片客观地展现了国民党将领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在美国看到了这部电影。电影中父亲的身影让她百感交集。 她开始频繁与李宗仁的夫人李秀文通信,打听大陆的情况。李秀文居住在桂林,给她讲述着家乡的变化。 通过李秀文的描述,白先慧了解到大陆的政策日益开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更加客观。这让她看到了回乡探亲的希望。 父亲生前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再回去看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白先慧的耳边,成为她决定冒险回乡的重要原因。 1986年夏天,白先慧从香港转机飞往桂林。她特意挑选了一身普通的衣裳,让自己看起来与当地居民没有什么不同。 从飞机上下来的那一刻,她的目光就一直盯着地面。她尽可能避开人群,快速通过了机场大厅。 第一站,白先慧直接去了李秀文的家。李秀文是李宗仁的夫人,1965年就随李宗仁回到了大陆。 李秀文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朋友的女儿。 在李秀文家住了几天后,白先慧决定出去看看这座城市。她穿着一身素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就像普通的中年妇女。 她在桂林的街头走着,耳边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市场里飘着各种小吃的香味。这些都让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走到一家普通的宾馆前,白先慧停了下来。这里位置不起眼,价格适中,正适合她暂住。 她在前台登记时,用的是化名。填表时的手有些发抖,生怕露出什么破绽。 让她没想到的是,宾馆老板突然轻声叫了一句:"白小姐。" 白先慧赶紧解释说自己只是回来探亲,没有别的目的。宾馆老板却笑着说:"白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是英雄,这些年来桂林人一直记得他。" 原来,早在白先慧下飞机时,当地公安机关就已经知道了她的行踪。但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人道主义的考虑,他们选择了默默关注而不惊动。 服务员们对她格外热情,经常主动为她介绍桂林的变化。宾馆还特意免除了她的住宿费用。 这些善意的举动让白先慧渐渐放下戒备。她开始大方地在街头走动,与当地人交谈。 路过的老人们听说她是白崇禧的女儿,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有的还会讲起当年白崇禧在桂林的往事。 公安部门始终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保证了她的安全,又不影响她的正常活动。他们的专业和体贴,让这次回乡之旅变得圆满。 在桂林的日子里,白先慧逐渐发现父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远比想象中深远。许多老一辈的桂林人依然记得白崇禧。 当地人总是提起白崇禧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也会讲述他当年为桂林发展做出的努力。这些话语中没有政治色彩,只有对历史人物最朴实的评价。 渐渐地,白先慧不再掩饰自己的身份。 白崇禧的故居位于桂林市中心,如今已成为一处历史建筑。时隔多年,这座老房子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貌。 白先慧站在故居门前,看着那熟悉的门楣和围墙。老房子的砖瓦虽已斑驳,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在故居的一角,白先慧小心地收集了一捧泥土。她还特意来到漓江边,挑选了一块形状独特的漓江石。这些来自故乡的物件,将带回台湾放在父亲的墓前。 在机场安检时,工作人员发现了她行李中的泥土和石头。安检人员并没有为难她,而是理解地让她通过了检查。 临行前,白先慧在桂林机场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桂林标志性的喀斯特山水。 回到台湾后,白先慧将桂林之行的见闻讲给了家人听。 1987年,在白先慧的鼓励下,她的兄长白先勇也踏上了回乡之路。 白先勇的回乡之旅更加顺利。他在白公馆看到了保存完好的老物件,那口老井、那个喷水池,都还在原处。 随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老兵家属开始回乡探亲。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三通"也逐步实现。两岸民间交流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白崇禧的后人们,如今可以自由地往来于两岸之间。
1986年,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偷偷回到大陆。哪曾想,宾馆老板突然叫她一声:“白
巴豆不辣
2025-01-23 13:07:23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