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范生素质高的主要原因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师范生为什么素质高,主要原因是那时的教育。 首先,那时的师范生入学门槛很高,高中起点师范生在高考中录取,升学比例才百分之零点到百分之四的样子(每年都不相同),考上真是百里挑一,初中毕业考师范比例也低,在初中生占比更低。 其次,那时学校教育时间抓得很紧。像本人读师范时(1982年下期到1984年上期在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读),管理上非常严格,时间上与高三类似,每天天未量就要起床出操和锻炼,每天都会清点人数,缺席者罚款0.5元,差不多是一天的生活费。出操后就是洗漱,然后统一在教室里早读至早餐。早餐后又是早读,然后七节正课。下午两个小时的体育训练或体育锻炼。然后是晚餐,晚餐后自觉练琴,大约个把小时,包括洗澡洗衣等。晚上自习两个小时,统一熄灯就寝。每天没有片刻闲暇。 第三,各科考试要求高。到我们学习时,已取消考检,全部为考试,或者说考试考检的要求是相同的。音体美全部普修,全部要考试。以音乐为例,即有专门的音乐理论考试,做考卷,还是视唱曲谱,为陌生曲谱,各人抽签定题目,全班有好几题,人与人之间是不相同的,一个一个在音乐老师面前唱,当场量分。还有风琴考试,也是一个一个在老师面前考,当场量分。凡不及格者都要补考,少于90分者可申请重考。全班没有一个不识谱的,没有一个不会弹风琴的。至于音乐爱好者那肯定是一套一套的,仿佛十八般音乐武艺全会。 第四,师范教学特别注重能力培养。如注重自学能力培养。我们发有五年制初中起点的师范教材,但学校规定我们自修,因为那个教材对高中起点的师范生来说实在太浅了,尤其是数理化生,简直就是小儿科。仅语文有些内容还值得一学。我们真正用的是混合教材,首先选用了湖南省专为高中起点的师师生编的两年制教师教材,是专为初级中学培训师资的,教材不重复高中内容,尤其是音体美实用性很强,难度远高于五年制师范教材。另外,我们还用了一部分专科和本科教材。像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的是本科教材,数学选用了今衡阳师范学院当时的专科教材等等。 还有两年制师范特别注重学生全科能力的培养。培训的目的是适应农村多科的初中教学。除了音体美普修外,还是一个杀手锏,就是入校时文理分别编班,但是原文科考入的要修理化生,理科考入的要修史地生。每周六都要分班开百花晚会,每一名学生都要至少表演一个自创节目。唱歌跳舞故事小品相声朗诵魔术之类不限,但不能雷同。每一个独体的笔顺都牢记在胸,师范生不可能写斗笔字(笔顺不正确),三笔字反复训练比赛,板书设计也搞比赛,文艺汇演经常化,演讲比赛经常化,普通话一个一个过关。电化教育也要考试。总之,是严师出高徒,不及格就要补考!再次补考要出补考费,补考不及格不能毕业!那时我们读书是不交钱的,生活费是每月17.5元,违规则罚!所以,当时用人单位反馈,我们虽然不是省重点师范,但社会反馈比重点师范质量更可靠! 这就是老师范生每个人都有几把刷子,师范生素质高的原因。本人不才,教了26年初中,其中25年教初三,在初三担任语文数学历史等课程,与此同时初一初二除开英语每一门课程都担任过。当了12年小学教师,兼任校长,小学除英语外,每一门课每一个年级都任过课。
老师范生素质高的主要原因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师范生为什么素质高,主要原因是那
荷叶闲客
2025-01-22 00:14:19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