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发达后,一帮穷亲戚来京投奔,和珅没给他们安排差事,而是说:“家里的银子有些潮湿,你们帮我晒一晒吧。”望着他们的背影,和珅意味深长的笑了。 和珅的人生起点并不高,他生于一个福建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只是一位品级不高的武官,在他出生后不久家道便中落了。 母亲早逝,父亲忙于军务,这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年少的和珅身上。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和珅一边照顾弟弟妹妹,一边埋头苦读。 为了改变家境,和珅决定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但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名落孙山。所幸他凭借父亲的军功关系,得以以武官子弟的身份补入了粘杆处。 粘杆处虽是一个小部门,但却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机构,这让和珅有了接近权力中枢的机会。乾隆五十年间,和珅在粘杆处工作期间表现出色,逐渐获得了乾隆帝的信任。 随着乾隆帝对和珅越发器重,他的仕途也开始平步青云。和珅先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和侍卫内大臣,这两个职位在清朝可谓位高权重。 军机大臣掌管朝廷重要机密,而侍卫内大臣则能时刻贴身侍奉皇帝。这样的双重身份让和珅成为了乾隆朝不可或缺的重臣。 各地商人为了获得和珅的庇护,纷纷向他进贡金银财宝。地方官员为了升迁,也不得不向和珅行贿。 当年和珅家道中落时,族中亲戚对这个贫困的家庭视而不见。那时的和珅一家,住在福建偏僻之地,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随着和珅在京城步步高升,这些曾经形同陌路的亲戚们突然想起了这门亲戚关系。消息传到福建老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些来自老家的亲戚们,有的是和珅的叔伯,有的是他的堂兄弟,还有一些是更远的亲戚。他们带着全家老小,扛着铺盖卷,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北京。 在清朝的官场规则中,官员安置亲属是常见的事情。但和珅的这些亲戚们,不是想谋个小差事,而是直接开口要在宫里当差。 按照当时的规矩,在宫里当差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即便是普通的太监和宫女,也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 这些亲戚们根本不懂京城的规矩,只知道和珅现在手握大权。他们认为,以和珅的地位,安排几个亲戚进宫当差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和府的大门前每天都有新的亲戚到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和珅的府邸就住满了来自福建的亲戚。 这些亲戚们在和府安顿下来后,开始打听京城里官员的待遇。他们听说四品官一年的俸禄就有上千两银子,顿时眼红不已。 在当时的京城,一个四品官职的价格至少要十万两白银。这还只是最基本的价格,如果想要更好的职位,价格还要往上加。 这些亲戚们虽然没有钱,但他们觉得自己是和珅的亲戚。在他们看来,和珅不可能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每到饭点,和府的饭厅里都会坐满了这些所谓的亲戚。有的叔伯仗着辈分大,直接在饭桌上谈起了为儿子谋差事的事情。 这些亲戚们白天在和府吃喝,晚上就商量着怎么开口要官职。一些年轻气盛的亲戚甚至打算直接找和珅摊牌。 在清朝的官场中,安插亲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便是和珅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不能随意安排亲戚入仕。 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亲戚,不仅打乱了和府的日常秩序,还给和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碍于传统礼教中的辈分关系,和珅一时也无法直接赶人。 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和珅想出了一个既能保全面子,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这些亲戚们帮忙"晒银子"。 一天清晨,和珅召集所有留宿的亲戚到大堂议事。他说库房里的银子因为天气潮湿,需要拿出来晾晒,让这些亲戚们帮忙。 第一天,和珅派了许多家丁在院子里看守,亲戚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搬运银子。银锭从库房一直摆到院子里,白花花的一片,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第一天晚上清点银子的时候,数目完全对得上。第二天,和珅减少了看守的人数,只留下几个管事在院子里转悠。 到了第三天,和珅几乎撤走了所有的看守,只在大门口留了两个人把风。这时候,一些心术不正的亲戚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在搬运银子的过程中,有人偷偷往袖子里塞了几锭银子。更有甚者,直接在腰间绑了一圈银锭。 和珅每天都会清点银子的数目,发现少了多少两银子都记录在账上。从一开始的几十两,到后来的几百两,银子缺失的数量越来越多。 一些胆子大的亲戚,干脆趁夜色装了一包银子就逃走了。而留下来的亲戚看到逃走的人没有被追究,胆子也就越来越大。 经过半个月的"晒银子",和府的亲戚已经走了一大半。剩下的这些人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留下来等待机会。 这时,和珅再次召集剩下的亲戚到大堂。他拿出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录了这半个月来每天丢失的银两数目。 账册显示,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所谓的亲戚就偷了三千多两银子。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和珅拿出这本账册,就是在告诉这些亲戚:你们已经拿到了好处,现在该走了。这些银子就当是他打发亲戚的费用。 面对如此明显的暗示,剩下的亲戚也只能默默收拾行李离开。他们带着偷来的银子,不敢再开口要官职。
和珅发达后,一帮穷亲戚来京投奔,和珅没给他们安排差事,而是说:“家里的银子有些潮
好看的电影在这里
2025-01-21 16:32:58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