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野战医院,重伤的战士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名少女走了进来,她将帽子的帽檐拉得很低,并将口罩提得很高,手里拿着一个杯子。男伤员看到后,瞬间满脸通红,不知所措。 1984年4月,中越边境的老山战役打响,枪炮声不断响彻云南边陲。战火纷飞中,72医院野战医疗所的白色帐篷在密林中格外醒目,这里是伤员们生命的希望。 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络绎不绝,医护人员昼夜不停地进行抢救和治疗。在这支忙碌的医疗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8岁的女卫生员钟惠玲,她是整个医疗所最年轻的医护人员。 战争的残酷让许多年轻的战士失去手脚,有的炸伤了眼睛,有的全身多处负伤。每天从前线送来的伤员,大多浑身是血,衣服和皮肉粘在一起。 野战医疗所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连最基本的病床都不够用,很多伤员只能躺在临时搭建的木板床上。钟惠玲和其他医护人员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承担起拯救生命的重任。 前线战事紧张,一天之内常常会送来几十名伤员,有时甚至达到上百人。医疗所的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钟惠玲负责的病房通常要照顾二十多名重伤员。 这些伤员大多是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受伤后有的变得特别暴躁,有的陷入深深的绝望。钟惠玲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她知道这些伤员最需要的就是关心和照顾。 医疗所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有的伤员伤情稳定后,趁夜偷偷溜回前线,要为战友报仇;有的伤员在昏迷中还在喊着"冲啊",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战地救护工作分秒必争,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名伤员从担架抬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一场与死神竞速的战斗开始了。医疗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钟惠玲经常一连几天不能回宿舍。 1984年4月28日,对于钟惠玲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天,一位从前线送来的重伤员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她帮助进行大小便处理。 初次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位18岁的女卫生员将帽子压得很低,口罩提得很高,手中拿着接尿的器具走进了病房。伤员同样感到窘迫,整个病房的气氛一时变得异常安静。 面对这种情况,钟惠玲想出了一个办法。她端来一盆水,用杯子来回倒水,制造水流声来帮助伤员放松。 这种创新的护理方法很快在医疗所推广开来,成为了处理类似情况的标准做法。其他护士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伤员的心理负担。 随着救护经验的增加,钟惠玲开始把每一位伤员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她不再纠结于性别差异,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让伤员感到舒适上。 为了及时照顾伤员,她创造了"流水线"式的护理方法。一个人同时照顾多名伤员吃饭,在伤员间来回穿梭,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时得到照料。 有一次,医疗所一下子收治了二十多名重伤员,钟惠玲连续工作了七十多个小时。她的脸和衣服上沾满了血迹,头发蓬乱,但她始终没有离开过病房。 在这期间,她要给伤员擦身子、换药、喂饭、接尿,还要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处理突发状况。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双手都肿了起来。 就这样,这位年轻的女卫生员在战火中迅速成长。她学会了处理各种复杂的伤情,掌握了照顾重伤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与伤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医疗所的伤员们都亲切地叫她"小钟"。在他们眼中,这个看似瘦弱的姑娘,展现出了超越年龄和性别的强大力量。 在老山前线,钟惠玲先后照顾了一百多名伤员。每一位经过她护理的伤员,都能感受到她真诚和细致的关怀。 由于表现突出,钟惠玲获得了昆明军区授予的"模范卫生员"荣誉称号。这个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战地医疗队的褒奖。 在野战医疗所期间,钟惠玲参与了著名英雄史光柱的救治工作。史光柱全身多处重伤,面部有数十处创面,经过医疗队的精心救护,他最终转危为安。 这段经历让钟惠玲结识了这位传奇英雄,后来他们一同参加了国庆35周年观礼和英模巡回报告团。这份战友情一直持续到现在,成为了战地医疗工作最珍贵的见证。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钟惠玲和战友们展现了最纯粹的医患关系。没有利益纷争,没有地位高低,有的只是生命至上的信念。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就能创造医疗服务的奇迹。这种精神,为现代医疗工作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标准。
为什么我的申诉不成功,申诉了六次,还让我去医院看看脑子
【7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