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记者认为12-3事件可能导致未来陆军预算受损
既是功臣又是受害者的空军和海军
2024年12月3日爆发的“12.3 亲卫队政变”不仅严重破坏了宪政秩序,还在外交和经济层面造成了实时的损害,其严重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这次事件也从一个极端角度揭示了长期以来陆军内部对海军和空军的排斥态度,其严重性不容忽视。 以陆军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防谍司令官、首都防御司令官、特战司令官、情报司令官,以及曾任情报司令官的预备役陆军少将出身的“算命先生”等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现役和退役将领为主导发动的这次亲卫队政变,为了人为地满足宣布紧急戒严的条件,企图制造与朝鲜的局部冲突,而将海军和空军作为了牺牲品。
具体而言,他们试图诱导朝鲜攻击位于北方界线附近海域的海军第二舰队,并派遣伪装成朝鲜军队的情报司令部兵力袭击空军第17战斗飞行团。清州空军基地的第17战斗飞行团和位于庆北星州的美国陆军“萨德”连是朝鲜的核心打击目标,他们正是利用这一点,人为地制造朝鲜发动攻击的借口,从而为发布紧急戒严令制造条件。
考虑到第17战斗飞行团是“杀伤链”的关键力量,配备有39架F-35A隐形战斗机,此事绝非小觑。
F-35A不仅仅是空军的资产,更是国家战略资产。即便如此,部分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预备役将领仍在国会散布所谓的“空士多亡”的荒谬文件,反对追加引进20架F-35A。甚至有部分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预备役校级军官通过政治倾向浓厚的媒体鼓吹将F-35的引进预算转用于加强陆军的无人机和弹道导弹力量。
追加引进20架F-35A的计划,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国防部制定的《联合战略目标计划书》(JSOP: Joint Strategic Objective Plan)中有所体现(F-X战机采购项目需求为6个飞行大队,此次为剩余的1个飞行大队的需求)。同时,这也是一项旨在维持空军战斗飞行大队规模的战力维持项目,用于替换老旧战机(第153飞行大队使用的20余架F-4E战斗机)。因此,追加引进20架F-35A是经过联合参谋本部需求验证的项目。尽管如此,陆军内部仍有反对声音。
最终,以攻击空军第17战斗飞行团和海军第二舰队为目的的陆军内部发动的“12.3 叛乱”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空军为协助试图保护国会的市民,将陆军特战航空团的直升机进入国会领空的许可延迟了近30分钟。空军延迟特战航空团直升机领空使用许可,恰逢当日恶劣天气,为国会争取到了解除戒严的黄金时间。
由此可见,空军为守护宪政做出了贡献。而海军出身的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拒绝发布紧急戒严令,使得这次亲卫队政变在未经联合参谋本部戒严部门的情况下实施,存在致命缺陷。从这个角度来看,空军和海军堪称是守护宪政的功臣。
而这件事也将对2025年上任的下届政府的国防政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