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5日,中国小伙赵泰来加入英国国籍,他放弃亿万家产,每天在街头翻捡垃圾,耗时20余年,终于把价值10亿的60000余件文物护送回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赵泰来因为家庭变故,孤身一人前往香港,带着母亲临终时交给他的亲笔信,投奔了住在香港的姨妈。 那时的香港繁华且充满活力,而赵泰来在姨妈的照料下逐渐融入了这片新的土地。姨妈的影响力不小,她认识许多香港的名人,包括画家、书法家以及文物鉴赏家,并且常常引荐赵泰来与这些文化名人接触。 通过这些社交,赵泰来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尤其是在文物和艺术品的鉴赏方面,快速展现出了天赋和潜力。 姨妈见证了赵泰来日渐成熟,并在自己临终之际,将一个重大的家族使命传递给了他。她告诉赵泰来,这个使命来自赵泰来的外祖父伍廷芳。 在大清王朝的腐败与衰弱面前,伍廷芳深感痛心,他亲眼目睹了许多珍贵国宝被列强掠夺。为了保护这些文化瑰宝,他毅然开始大量收集和保存国宝文物。 因清政府无力保护这些珍宝,伍廷芳将这些国宝秘密运送到英国,希望能够待中国强盛之日,借由后人之力,将这些文物带回祖国。 赵泰来得知这一家族历史后,内心的使命感愈加明确。在姨妈临终前,他立下誓言,要继承这一使命,为国家护宝。姨妈去世后,赵泰来并未沉溺于悲痛,而是专心处理后事。不久后,他便独自前往英国,准备开始执行这一重要任务。 到达英国后,赵泰来震撼于自己所要守护的国宝数量。那间房屋内,保存着多达六万多件珍贵文物。尽管他心里有所准备,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物收藏,他依然感到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压在肩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赵泰来深知这些国宝的价值和重要性。 他回想起曾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圆明园中无数珍宝被掠夺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他要为祖国守护这些遗产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赵泰来几乎每天都与这些文物为伴。他不断学习和运用在香港期间所掌握的文物保护知识,仔细地照料每一件国宝,确保它们保持最好的状态。同时,他还致力于记录和分类这些文物,为将来的归还工作做好准备。 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对于赵泰来来说,这个时刻似乎为他内心积压已久的使命提供了契机:将流失海外的国宝带回祖国。 赵泰来深知,这些国宝的回归不仅是一项文化责任,更关乎历史的正义。然而,鉴于当时英国的法律和政策,他必须小心谨慎地应对每一个步骤。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阻碍,他决定采取极为隐秘的方式进行文物的归还。每天,他都会精心打包并整理这些珍贵的文物,同时与相关轮船公司联系,为文物的运输做好准备。 最终,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文物成功启程回国,第一站是盐城博物馆,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一举措无疑是恢复国宝归属的第一步。 此后,他继续向多个文化机构捐赠,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艺术馆等。这些文物的价值被业内人士估算过,若与拍卖市场上的价格相比,其总价值可能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中国文物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在近些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文物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20年10月,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交易量达到2.08万件,交易额更是高达115.72亿元,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文玩市场的广阔前景。 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它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也在当今社会成为了文化自信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愈发显现,尤其是在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 曾经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中国文物被掠夺流失到海外,但在近年来,随着国际间谈判和民间力量的推动,这些文物逐渐回归祖国。有人通过高价购买,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捐赠给国家,使得它们得以回到原本属于它们的地方。 然而,尽管已有一些文物成功回归,但因为流失时间久远,且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和举证等问题,追回流失文物的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避免类似的文化遗产再度流失,国家也加强了普法宣传,提升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文物不仅仅是一个物品,它们背后承载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流传给后代的重要财富。 要确保文物的保护,首先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文物的尊重和爱护。从不随意拍照、不在文物上乱涂乱画开始,逐步建立起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文物才能在千年风雨中得以保存,流失海外的悲剧也将不再重演。 参考资料:马海涛. 《中华慈善大典》 2010
1991年8月15日,中国小伙赵泰来加入英国国籍,他放弃亿万家产,每天在街头翻捡
爱吃凉历史
2025-01-20 12:36:06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