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根据资料显示,《蜀相》乃是杜甫于定居成都草堂后的次年,在游览武侯祠之际所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诗里不但抒发了对诸葛亮才智与品德的尊崇之情,还吐露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慨叹之意。全诗将情、景、议巧妙地融为一体,既有针对历史的评断,又蕴含着对现实的寄托,在历代对诸葛亮予以咏赞的诗篇当中,堪称千古绝唱。 诸葛亮为了践行他对刘备的庄重诺言,在刘禅登基即位之后,毅然决然地开启了北伐征程。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最终却均以无果而终。那么,究竟为何会呈现出这般结局呢?以个人浅见,绝对不是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也并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亦不是曹魏国力过于强大,而是蜀汉失去了民心。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经为刘备进行谋划,让曹操占据“天时”,让孙吴占据“地利”,而刘备则占据“人和”;然而,理想往往是美好的,现实无疑是残酷的,从刘备占据巴蜀,一直到诸葛亮主政,蜀汉政权的主旋律就是四处攻伐。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经过黄巾起义和多年的军阀混战,就连占据华夏九州的曹魏,已经在江东经营三世的孙吴,也不敢轻易妄动干戈,没想到疆土和人口最少的蜀汉却打得不亦乐乎。而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和刘备的“火烧连营”,不仅让蜀国彻底失去一统天下的希望,更是让国内的人口锐减;要不是,诸葛亮出来主持大局,蜀汉差点就倒台了。 事实上 ,益州的老百姓来当兵,就是想混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理想高一点,那就是保境安民,避免自己的家乡被魏军和吴军祸害;至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只是刘禅、诸葛亮、赵云等人考虑的事情。 其实就算是官员内部,也对于诸葛亮连年北伐颇有微词,不愿意拿蜀中的资源,去与强大的曹魏打仗,李严、谯周、陈寿就是典型的代表,并且多次从中作梗;就连诸葛亮一手提拔的蒋琬、费祎也并不太认可恩相如此做法,只是碍于武侯有知遇之恩,才不出来干涉;在诸葛亮驾鹤西去后,他们立刻宣布停止北伐,采取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策略。
史上有名言“攘外必先安内”,本来蜀汉就属于三国中最弱小的一股力量,内部又不同心同德,却一而再再而三挑战“带甲百万、战将千员”的曹魏,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是诸葛亮能力超群且声望极高,硬是撑了下来,还给人无限的遐想;等到无才无德的姜维执政蜀汉军政大权,司马昭仅仅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而发动的一场没有太多战略意义的战争,就轻而易举地把蜀汉给灭了,连一场惨烈的攻防战都没有发生;从这个结果就可以知道,蜀汉政权有多么的不得人心?